阿里巴巴背后的女人:为马云生子,成就马云,她到底是怎样的人?

2、创业之初
前文就提到过马云想当老师,但是当他成为教师之后,他并没有就此止步,在教学生学习的同时还在关注社会的发展,希望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能够带来更多机遇。
这时候的杭州发展的已经相当不错了,很多的外资企业也开始进入广州市场,但是他们却不懂中文,双方沟通起来很是困难。这时候的杭州还没有专业的人才翻译机构,这就形成了两者之间的不对口。

这个问题对于马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1992年他就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这时候马云和张瑛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马云为他起名为马元坤。有了孩子,这就意味着马云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但这时候他的经济情况并不是很好,他所创办的翻译社一个月的收入只有几百元,但是光翻译社的场地租金就需要两千元。
不成正比的投资和收入钱包空空,针对这种情况,马云一时地如果再将全部精力放在翻译社上已经不能够养活家人了,于是他开始转行做商品批发。

义乌的小商品极为出名,马云背着大麻袋到义乌批发了大量的鲜花袜子到杭州来售卖。通过这些方法,他所创办的翻译社开始盈利,而也是在这一年,马云出了一趟国,这让他对整个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认识。
这时候的互联网在全球都开始发展,这也让马云看到了如果把握好互联网的机遇,那么将来必然大有可为,不过后者他就赶快辞掉了教师的身份,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3、妻子的支持
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马云也明白这个道理,回国后的他就召集了23个朋友,向他们讲解互联网发展的前景,并且试图让这些朋友加入到他的团队中,与他一同发展互联网。
那时候的互联网是一个新兴行业,很多人对此都抱有怀疑的态度,他们也在劝说马云,不要想这方面的事情。以后他们决定用投票的方式来做出自己的选择,结果显而易见,只有两个人支持马云,一个是他的妻子另外一个就是何一兵。

为了支持丈夫,张瑛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但是这钱依然不够,张瑛又开始寻求亲戚朋友的帮助,向他们借钱,在万般艰难的条件下,张瑛为马云凑够了8万元,马云自己又凑了2万块钱,拿着这10万元,马云的创业之路又开始了。1995年8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正式在浙江杭州成立,说来可笑,这家公司只有三名员工,他们分别是两个支持马云的人和马云自己。
之后,这家公司的业务就是做中国黄页,帮企业在网上进行宣传。然后在刚开始时,这个项目并不好推进。很多人觉得马云是个骗子,好在在他的努力之下逐渐有了成绩,并且他的妻子还谈下了一笔8000元的大单。很快,和马云抢饭碗的人来了,1996年杭州电信也做了一个中国黄页,对如此强大的对手,马云最终决定和对方合并,他做的中国黄页以60万元的价格占30%的股份,这时候马云也不得不想新的创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