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冬季养生 早起喝温开水的10大功效

常驻编辑 养生保健 2021-07-09 生活常识

冬天临近,天气干燥寒冷,每天早上从暖暖地被窝里起来顿时感到凉气袭来,这时候你是不是能想到喝杯温开水呢?那么你知道早上起床喝温水的好处吗?小编今天就为你介绍下喝温开水的好处。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冬季养生知识 早起喝温开水的功效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1、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温开水干净、温和,是一种良性保护剂,不刺激口腔、咽喉,用温水漱口,会感到清爽舒服,使口腔细菌、食物残渣更易清除。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2、温开水刷牙保护牙龈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医学研究表明,牙齿进行新陈代谢的最佳温度为35摄氏度。如果刷牙不注意水温,容易引起牙龈出血和痉挛,缩短牙齿寿命。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3、早起一杯,早餐好吸收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早上喝杯温开水,水到之处都能冲得“干干净净”,帮肠胃、肝肾肩负,不但能缓解便秘,降低脑血栓、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还能帮你有效吸收早餐。因此,清晨起床后,一定记得喝1—2杯(200—400毫升)温开水。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4、噎住了,赶紧喝点温开水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温水就像润滑剂,在疏通喉管食道滞留上,具有很好的“特异功能”。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5、解酒效果佳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让醉酒人马上喝几杯温开水,能有效稀释酒精,保护人体肝脏,补偿因为醉酒呕吐失去的大量水分。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6、晨起第一杯水喝温开水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晨起喝水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血管疾病。普通人晨起喝水以白开水为好,不应加盐(如喝盐开水则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倍加口干。何况,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开水会使血压更高)。便秘的人,喝蜂蜜水是不错的选择。清晨起床空腹饮水不超过150毫升。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7、.补充水分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体在夜晚睡觉的时候从尿、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早晨起床后人体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一个晚上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晨起喝温水可以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冬季养生特别需要注意这点。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8、防止便秘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清晨起床后饮水还能刺激胃肠的蠕动,湿润肠道,软化大便,促进大便的排泄,防治便秘。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9、清醒大脑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起床后喝的水会很快被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可有效地增加血溶量,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让人的大脑迅速恢复清醒状态。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10、美容养颜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早上起床后为身体补水,让水分迅速输送至全身,有助于血液循环,还能帮助肌体排出体内毒素,滋润肌肤,让皮肤水灵灵的。爱美的女性朋友们可一定要喝好这一杯水哦。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冬季养生小常识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1、调节饮食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干燥、寒冷,根据天气的特征,需要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多吃一些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还有多吃些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少吃些辛辣的食品;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2、预防秋日乏困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秋季乏困主要是补偿盛夏气候环境带给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从而导致人体出现疲倦、乏困、精神不振作等等现象。所以说秋冬季节更应该多加注意,多加进行体育锻炼来预防秋日的乏困现象;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3、多加注意休息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秋冬季节人体很容易乏困、精神不振作,所以说要多加注意休息,养成好的睡眠习惯,晚上一般8-9小时睡眠,晚上睡眠不足的话,中午可以午休进行调整,同时睡眠也不宜过多;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4、注意多加锻炼身体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秋冬季节多加注意锻炼,能够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能够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锻炼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的,可以试着每天早上跑跑步、散散步、练练瑜伽等等;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5、注意保暖、增加御寒能力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秋冬季节,温度降低,所以要多加注意御寒,防止感冒等发生,同时也可以多摄入含糖、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但是也要多加进行锻炼的哦;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总结:冬天逐渐到来,在这个冬季我们应该好好的保养我们的身体,通过以上小编为你们介绍的养生常识及喝开水的好处相信你们对冬季养生有所了解,希望你们能够受用在这个冬天活力依旧。thS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