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12个小细节降低你的睡眠质量

常驻编辑 养生保健 2021-07-09 生活常识

睡眠是最好的“美容产品”,很多女生、白领放假在家的时候都喜欢睡美容觉,但是如果你睡眠质量不好,那你睡美容觉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睡眠质量不好怎么办呢?看看下面的文章吧!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理想的睡眠时间是8小时,但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睡前坏习惯,每天几乎睡不够8小时。有时候就算睡够了8个小时还是处于睡不醒睡不够的状态。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究竟怎样才能拥有优质睡眠呢?其实睡前会有很多不经意的坏习惯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为了得到优质睡眠,我们应该避免以下12个睡前恶习。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1、睡前看电视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可能你认为睡前悠闲地看电视,上网冲浪也没问题。但是,电视和电脑的屏幕发出的光对大脑来说是一种刺激,大脑会由此产生兴奋,因而让你产生错觉,以为现在还不是睡眠时间,使人难以进入睡眠状态。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2、闹钟放在床头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看着闹钟,听着滴滴答答的声音,人就会不知不觉在计算离闹钟响、离起床大概还有多长时间,这时的情绪会变得焦躁不安而难以入眠。为了制造优质睡眠,闹钟最好放在远离床头的位置。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3、睡前煲电话粥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多人喜欢躺在床上和朋友和恋人互诉衷肠,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事实上,睡前煲电话粥会使睡眠质量下降。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最近的研究显示,睡前煲电话粥的人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睡眠最重要的深度睡眠的阶段,而且这些人的深度睡眠状态持续时间也很短。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4、房间过分温暖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多人认为在暖烘烘的房间里会比较轻松地入睡,事实却并不是如此。如果室温在20度以上,你就不能给你的大脑发送需要深度睡眠的信息;此外辗转反侧的次数增加,睡眠会变浅,影响睡眠质量。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5、开着灯就睡觉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研究是这样说的:开着灯影响人们睡眠的证据之一就是,在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那时候的人们的每天睡觉时间为10个小时以上。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事实上就是开着灯睡觉会影响“睡眠荷尔蒙”——褪黑激素的分泌,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还有数码时钟、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发出的光亮也是很厉害的,这些光也会给人的带来坏的影响,除了对视力不利以外还会影响睡眠质量。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6、睡前摄取咖啡因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多人喜欢在午后喝一杯咖啡或者红茶或者可乐之类的来提神。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是要注意的是,咖啡因在人体停留的时间比人想象中还要长久。熬夜的人可能需要喝一杯咖啡来振奋神经和驱除疲劳,但是对于想要优质睡眠的人来说,医生还是建议,在睡前8小时最好控制咖啡因饮料的饮用,以免影响睡眠。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7、着紧身衣睡觉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的女性穿紧身衣睡觉的原因是为了晚上也能塑造迷人身材。但是穿紧身衣会影响皮肤进行气体交换,也不利于身体进行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严重的还会导致妇科病。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最近的研究报告,穿着紧身衣睡觉还会使睡眠荷尔蒙值降低和体温升高,这都是无助于优质睡眠的。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8、睡前喝酒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喝完1~2杯葡萄酒不知不觉就睡着的例子不在少数,很多人也认为睡前酌情喝点小酒有助于睡眠,但是事实上是因为酒精抑制了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才使人“非理性地,被动地”入睡,说是入睡也只是轰隆隆打起呼噜和翻来覆去而已,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休息。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事实上,睡前不摄入酒精才能睡得更香。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9、睡前吸烟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戒烟的理由有一百万个,其中之一就是吸烟还会影响睡眠。香烟中的尼古丁会破坏脑功能,而吸烟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呼吸不顺和咳嗽,这都是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最近的研究,比起不吸烟的人,吸烟者在休息的时候,但是大脑还没有休息,而是处于兴奋状态,这对优质睡眠是极为不利的。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了休息得好,至少在睡前4小时不要吸烟。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10、趴着睡觉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现在还有人喜欢婴儿式的睡姿,那就是趴着睡。这无可厚非,但是爱美的女性可就要小心了,因为根据皮肤医科医生的说法,“若是常年趴着睡,你的脸会受到压迫导致压痕残留,也有可能长一些皱纹。”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11、不卸妆就睡觉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多年轻的女性朋友仗着年轻或者是因为嫌麻烦和懒散,喜欢带妆睡觉,这不但美容是非常不利,而且也不利于睡眠。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正确的做法是,睡前必须要洗脸,把累积了一天的皮脂,杂物都洗干净,还可以防止长雀斑和黑斑,也不会堵塞毛孔导致长痘。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12、睡前不刷牙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睡前还有不刷牙的人吗?偶尔一次还没事,但是长期不刷牙就睡觉的话,不但会使食物残渣残留在齿缝里,引发蛀牙和口臭,而且不清新的口气也会影响想要睡觉的心情。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睡前吃什么东西有助睡眠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1、香蕉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香蕉实际上就是包着果皮的“安眠药”,它除了含有丰富的复合胺和N-乙酰-5-甲氧基色胺之外,还富有能使肌肉放松的镁。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2、菊花茶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菊花茶之所以成为睡前配制茶饮品的首选,主要是因为其柔和的舒眠作用,是凝神静气的最佳天然药方。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3、温奶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睡前喝杯温奶有助于睡眠的说法早已众人皆知,因为牛奶中包含一种色氨酸,它能够象氨基酸那样发挥镇静的功效。而钙能帮助大脑充分利用这种色氨酸。将温和的牛奶盛在奶瓶中,那更会带给你一种回到幼年的温馨之感,轻轻地告诉你“放松些,一切都很好”。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4、蜂蜜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量的糖份具有兴奋作用,但是少量的葡萄糖能够适时地暗示大脑分泌orexin(苯基二氢喹唑啉),这是一种新发现的与思维反应相关的神经传递素。所以滴几滴蜂蜜到温奶或者香草茶中也是有助于睡前放松的。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5、土豆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个小小的烤土豆是不会破坏你的胃肠道的,相反它能够清除那些妨碍色氨酸发挥催眠作用的酸化合物。如果混合温奶做成土豆泥的话,效果会更加的棒哦!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6、燕麦片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燕麦是很有价值的睡前佳品,含有富足的N-乙酰-5-甲氧基色胺。煮一小碗谷类,加少许蜂蜜混合其中是再合适不过了。试试大口大口的用力咀嚼,足以填补你的牙洞了。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7、杏仁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杏仁同时含有色氨酸和松缓肌肉的良药——镁。所以吃少量的利于心脏健康的坚果也是催眠的又一妙招喔!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8、亚麻籽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亚麻籽可称作“振奋情绪的天然食品”,富含Omega-3和脂肪酸。当你的生活遇到阻碍,情绪低落之时,不妨试着在你的舒睡燕麦粥上洒上两大匙的亚麻籽,也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9、全麦面包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片土司,搭配茶和蜂蜜,能够帮助人体释放一种胰岛素,这种胰岛素能够使得色氨酸达到人脑并在那转化为复合胺。就好像有人在耳边低语:“是时间睡觉了喔”。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10、火鸡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到感恩节,人们都能打上香香的盹儿,这些都归功于火鸡,它被认为是色氨酸的最好来源。但是这也只是现代民间传说而已。当你的胃基本处于空腹状态而非饱腹,有相当的碳水化合物而非大量蛋白质时,色氨酸就会开始工作了。深夜在若干全麦面包上放上一两片薄薄的火鸡切片,也许你会在厨房就开始你的睡眠之旅。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假如以上的食物都不能有助于你进入梦乡,也许你得检查一下你的睡眠习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在深夜仍然保持那么兴奋的状态。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会导致失眠的食物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1、咖啡因饮料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众所周知,咖啡因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失眠的罪魁祸首,但是美国注册营养师米歇尔·杜达什表示,咖啡因虽然不会给身体增加任何能量,但是的确是一种刺激物,增加人体警觉度,导致睡眠困难。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2、干酪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营养学专家表示,干酪含有大量的氨基酸酪胺酸,而酪胺酸在人体内能帮助产生大脑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使人大脑更清醒,入睡更困难。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3、辛辣食物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晚餐吃过多的辛辣食物会导致睡眠问题。烧心患者晚餐进食辛辣食物,躺下之后更会加重病情,影响睡眠。因此,专家建议,一天当中,吃辛辣食物宜早不宜迟。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4、加工或烟熏肉食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专家表示,加工肉食含有大量的酪氨酸,会导致大脑产生令人兴奋的多巴胺。除了扰乱睡眠之外,加工或烟熏肉食也是最不健康的垃圾食品。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5、人参茶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些草药茶有助眠作用。但是最好别放入人参。一些人喝过人参茶后没啥反应,但另一些人则会出现失眠和血压升高问题。专家建议,睡前几小时内最好不要喝人参茶。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6、酒精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酒精具有镇静作用,但是奇怪的是饮酒会导致夜间难以入睡。专家表示,很多人通过饮酒放松身心,其实酒精会妨碍身体进入REM(快速眼动)深睡阶段。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酒后呼呼大睡,次日却仍然感觉昏昏沉沉。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总结:睡眠时人们比不少的但是很多的因素都会影响你的睡眠质量,那我们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呢想要提高睡眠质量就要避免文章里的细节、食物,这样你的睡眠质量才会上升了!j0S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