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实力“圈粉”,旗袍秀出“优雅”,松江这位74岁教师的退休生活真精彩
类似的情形,在梁红的培训班上并非个例。大家年纪相仿,退休后通过串珠课程,有机会动手又动脑,在梁红的课堂上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其乐融融。“她们的一声声‘梁老师’,就是对我最大的慰藉、最好的肯定。”梁红满怀深情,“感觉一切的努力与付出,都值了!”

秀场上的另一面:弘扬文化秀旗袍,带“姐妹”优雅到老
采访中,记者发现梁红虽已年逾七旬,但精神抖擞,谈吐尽显优雅,举止大方得体。“这份自信源自旗袍。”梁红卖了个关子。
原来,串珠以外,梁红还是一名旗袍爱好者。在她看来,旗袍能够完美展现东方女性的含蓄娇柔之美,由此衍生出的海派旗袍文化更是值得好好传承弘扬。
退休后,梁红第一次接触旗袍走秀,是在区教育局退管会与区老年大学联合开设的旗袍礼仪文化学习班上。“当时一位老同事在那儿上课,觉得我身高条件不错,便推荐我一起去学习。”梁红说,在此之前,自己在走秀方面毫无经验基础,是从一个手势、一个步伐练起的。
挺胸,抬头,收腹,立腰……两眼平视前方,两臂自然协调摆动,款款而行。在练习过程中,梁红愈发感受到,旗袍走秀并非外人所见的那么简单。“它不是单纯迈步向前,更不是光靠舞台上的浓妆艳抹,而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中皆有讲究。”特别是老年人要如何将旗袍穿得好看、台步走得标准,如何让旗袍秀更好地展现老年人的风姿……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梁红心头,也成了她不断摸索探究的方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梁红就在班上脱颖而出。经过选拔后,她开始随队外出表演,这无疑给她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后来,方松街道社区学校公开征求意见时,梁红大胆提出了开设旗袍走秀课程的建议,并得到采纳。很快,第一个班级就正式招生,梁红是主要授课者。

“当时的报名人数远超预计,令人倍感振奋。”梁红说,但等到真正开课后,却面临不小的困难,首当其冲便是“心理关”。原来,此前有一些相对保守的观念认为:老年人与走秀总有些格格不入。面对误解偏见,一些学员刚开始训练时,生怕被别人看到。但梁红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美可以有多样的表现,即使是老年人,同样可以通过旗袍走秀,自信传播旗袍文化。“一举两得,何乐不为?”梁红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梁红所在的旗袍走秀班越办越好,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我们已经有四个班级,未来,我还要鼓励更多的姐妹加入进来。”梁红爽朗地笑道。
在社区学校任教的同时,梁红还担任了方松街道旗袍队的队长。在那里,她同样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姐妹”。大家在学习旗袍走秀之余,频频走进社区或敬老院开展慰问演出,让更多人感受旗袍文化的美。
在梁红看来,不少女性上了年纪后会有些自卑,认为自己已经老了,没办法再展现美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内心不够自信。她说:“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敢于展现自己,便一定能够活出自己的精彩,在秀场上走出别样芳华。”梁红打心底希望更多与她年纪相仿的老年朋友,能够发自内心地去感受那份美,因为,“即使老了,也要优雅地老去。”
通讯员 朱俊辉 新民晚报记者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