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个不断变化的答案。
最早是蔽体遮羞,取暖防护。
然后是阶级划分,贵族要穿丝,要穿麻,穷人穿棉布。就像《格调》里说的,有钱人只穿天然纤维。

随着生产力上去了,材质贵贱被拉平了。
它又成了身份表达,我们穿带校徽的布雷泽,因为我们是名校生;我们穿粉笔条,因为我们是华尔街,是银行家;我们穿xxx,因为我们是xxx。
身份和社会属性的归属,成了服装表达的一部分,同时它仍不失阶级划分的能力。

就像不久前的流行热词“厅里厅气”,深色翻领夹克与白衬衫、深色西裤与公务员身份紧密绑定,成为了稳定社会地位的象征。
简单舒适、朴实无华、不张扬、符合集体风格的服饰搭配满足了他们的工作及角色需要。

目前,身份软性表达价值的年代过去了,又回头变成了赤裸的阶级划分功能,这时候有东西出现代替了曾经划分贵贱的面料,那就是品牌。
因为它的表达性更强,稳定性更强,所以没有人关注面料了。顶奢的大于普奢的大于高端的大于名牌的,就这么一根链条画着大于符号向后排队下去。

年轻人无疑是奢侈品、品牌的最狂热粉丝,他们用各类潮牌奢侈品来标榜自己的个性。
那么,关于“成熟稳重”的穿搭,他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注到了父辈母辈的身上。
上世纪80年代,流行港片将花条纹衬衫带入大陆,在外贸流行的社会背景下以商务风格取代纯色“的确良”成为新的潮流。
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花条衬衫,在追赶时髦之外,在那个年代同样包括独立自主、走向成熟的身份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