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被阻隔在国内。
新学期开学,本来应该让孩子们就近上学。
青岛市市南区教育局的答复是携带户口和居住证明等,报名安置,义务教育制是必须让孩子们上学的。
但是宽妈坚持不送孩子们去学校读书,她说:很多在国外读书的孩子,今年都阻隔在国内,他们在九月初去了学校,但是大多数孩子都不适应,半个月后,有些孩子就回家了,因为他们确确实实地不能适应学校的教育,每天很早起来,晚上做作业到很晚,10点多班主任在群里喊加油。
孩子被老师各种批判,有些老师给家长私信说,不要再让某某举手发言,班里60多个孩子,要照顾到每个孩子,每次他争着发言,哪能把机会都给他。
在其它国家不知道,俄罗斯的孩子在课堂上,一边举着手,一边就喊出来也是常事,上课累了会站起来走走,老师也会在课堂上和同学聊三拉四,假期和回家的作业不超出20分钟,有些硬性规定不准有家庭作业(大概如此,我记忆并不好)。
在11年级之前,所有的孩子只上半天的课,要么上午,要么下午,就像国内的体校,但余下的半天,是学生自己安排学习的内容,所以,每个孩子都有几项自己的专长,看起来俄罗斯人每个人都是多才多艺的,他们教育的体系和根源就是这样培养的孩子们。
我的大儿子在业余时间学习弹琴、声乐、乐理、游泳、羽毛球、速算、国际象棋等,他还学过一段芭蕾、自由滑冰、化学,他是阿穆尔州奥林匹克数学冠军。
小儿子学习画画、雕塑、手工、打鼓、声乐、冰球和滑冰、骑马、机器人课、街舞和俄罗斯舞等。
有人说:学了也不代表有多高的水平。
那是,仅仅是学过,会,有兴趣,喜欢,这些就足够了,如果变成专业,那么起码要现在起,每天6-10小时专注某一项,喜欢或不喜欢已经不由他了。
我大儿子喜欢下国际象棋,他在俄罗斯的阿穆尔州同龄孩子中,无对手,他要在大龄或成年人中寻找对手,他在最近的那次城市杯家庭赛中,击败遇到的所有成人对手(都是业余水平的),获得成人组冠军。
但是回到青岛,他的水平甚至到不了中游的上端,按照他的发展,所有的俄罗斯人都不怀疑,他会成为大师,只要喜欢,只要一直下下去,在30岁或40岁或更年长的阶段,他慢慢地累积积分,会成为大师。
如果在国内的这个水平,过了4年级或在升入初中后,即使再喜欢也要放弃了,因为课业太多了,因为这都是旁门左道和主课无关,即使现在作为一项运动,在一些名校或大学招收录取时,会给予奖分,但只针对极少数最优秀的孩子,而不是普惠,能拿到这样奖励的,基本就需要在6岁后,每天6-10小时的学习和磨练了。
世界冠军谢军说:她背下了3000道题的棋谱,每次下棋,只要把对手引入这些棋谱的路径,她只需按照背好的路径走完就好了。这虽然是她总结自己的一点点方法,但是想一想她在这方面下了多大的功夫,花了多少时间。
我希望大儿子保持这种爱好,他现在对着电视可以解说给我听最顶尖棋手的对决,他对国际象棋的所有选手的名字和经历成就如数家珍,因为喜欢,他就会关注这些,他有中俄双母语的优势,未来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在国际象棋的组织赛事、交流推广和网络解说中,大有作为,现在的解说他也是反应机敏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当然,他也可能转变兴趣不喜欢这一行业,谁知道呢。
他学习其它的课程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呢?
游泳在普通学校的班级里会是第一,羽毛球在普通爱好者里能是优秀的,乐理会让他拿起谱就会唱,学了声乐会让他平时开口唱,别人就会屏息聆听,他会继续保持数算和奥林匹克数学的兴趣,一般的运算张嘴就来,这已经足够了。
小儿子的画画和雕塑,只要坚持,完全可以成为他养活自己的手艺,他在这方面展示的天赋让所有的老师和大师惊叹,当然,这只限于俄罗斯的老师和大师,在国内,这个年龄的孩子们素描技艺已经非常厉害了,参加各种比赛的作品,构图、色彩、寓意、表现力都让人惊叹。
在俄罗斯,美术老师们不允许太小的孩子们学素描,他们小心地呵护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担心过早地学习素描会禁锢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