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心理障碍,粉丝增长的问题,又摆在她面前。最开始她尝试了很多主题,却都没有达到她想要的数据。一旦有了诉求和希望,一定会有失望和遗憾。
此时,这个经历过失败的女孩,已经有了强大的动力。她开始分析粉丝的喜好,同时也开始拍摄脑洞更大的作品。
她一人分饰多角表演段子。她创作的核心理念是“夸张”,将生活中的细节夸张地放大或者缩小,就会有很好的娱乐效果。
假如一天有1000小时、一天只有24秒、穿越到2070年会怎样、假如婴儿可以选择父母……这些有趣、好玩的命题,让她收获了超100万抖音用户的关注。
梅如豆《当我来到2070年》系列作品
为了增加观众的互动,她也有自己小巧思,比如那幅“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嘲笑》。
每当梅如豆表演时,画就在墙上贴着,这成为粉丝的“话题资产”。尽管它什么都没有做,仍旧有人津津乐道:
“蒙娜丽莎的黑眼圈又加重了。”
“视频看完又返回去看了一眼蒙娜丽莎。”
“看你说的,蒙娜丽莎都不信。”
越努力,越幸运。
内容质量的提升,也使得她从前的愿望逐步实现——商业化。那时她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收入会远远超过当初的想象。
内容为王的时代,如何用好内容吸引用户是一门显学。而短视频创作者王天圻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
从事抖音创作不久,她很快实现了商业化,这是她最开始完全没有想到的结果。
三年前,“老外吃零食”的创作者王天圻结束了在英国的留学生活。回国之后,她进入媒体工作,不久之后,又被单位调到英国。
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是她的热爱。她的另一项热爱是美食。
无论到任何一个国家,她第一个想法就是去探索一下当地是否有很新奇、很特别的小吃。
她喜欢体验不同的味道,从中感受当地文化。
在英国留学期间,她最怀念的,是纯正的中国味。不仅仅是中国零食,也包括中国的正餐。因此伦敦的唐人街、亚洲超市里常常出现她采购中国食物的身影。
工作的间隙,她也喜欢带一些自己爱吃的中国小零食到办公室,跟同事分享。那些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食物,老外却分外惊奇。
从事记者工作的她,敏锐地感觉到,这可能是很多中国人喜欢的内容。
好玩,爱吃,是她的生产力。
区别于梅如豆的精准和葛世贤的行为艺术,王天圻将镜头对准外国人吃中国零食的感受。
今年三月份,她开始投入到抖音创作领域。当她走上街头,拿着中国零食递给外国人品尝时,他们的反应远远超出了王天圻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