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采访区的通道里,他情绪沮丧:“被自己打败了,想得比较多,也很想比好,没想到跟伦敦一样,都是在2.26米倒下了。”
没人知道失败后的张国伟经历了什么,见证情绪的只有文字,他发微博:
落在垫子上的那一刹那,惶恐愧疚得让我发抖。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力争成为中国第一个跳到2.4米的人,却在2.26米的高度上,两次失败。
一个顶级运动员的黄金4年,就这样没有了。

与赛场上癫狂的表现、网络上“沙雕”的举止不同,投入跳高训练中的张国伟,是自律、严谨、刻苦的。
那个让观众很容易笑出声的运动员,想让自己笑却很难。
2011年,张国伟初登全国赛场。在全国田径锦标赛南京站的赛场上,他一跃跳过了2.28米,拿下全场冠军。
他不敢相信这个成绩,站在垫子上不由自主跳起舞,并高喊一声:“我叫张国伟!”


赛后,他解释了自己嘶吼、跳舞的原因:
“我激动啊。我觉得一个人能找到自己梦想真的很不容易,现在我的事业就是我的梦想,此刻的我很幸福。所以,我也很想别人知道,追梦是一件多么让人兴奋的事。”
他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当时的成绩,放在两年前的十一届全运会上,可以让他拿到冠军。同时,超过前一年亚运会冠军1厘米。
而这一年,张国伟只有20岁。一个冉冉升起的体坛新星。
他的省队教练孙丽娜颇为激动,觉得中国田径队,可能要出下一个“朱建华”了。

朱建华(左)
跳高,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张国伟自己的选择,推着他往前走的是天赋。
2004年,刚刚小学毕业的张国伟,身高已经接近1.8米,在学校体育队练习跳远和三级跳。偶然一次被学校足球队拉过去踢足球,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蓬莱体校教练徐建令,被张国伟奔跑时的状态吸引。“他运动时的状态非常好,双腿修长。”
观察一阵之后,他发现张国伟走路脚后跟不着地,用前脚掌点地走,“这说明踝关节非常有力量”。
从此之后,徐建令每天都来看张国伟踢球。几周之后,他找到张国伟父母,希望带这个孩子进行体育训练。
“可以不用上课,就去玩儿呗”,张国伟走上了竞技体育的道路。

读书时,张国伟获奖
训练几周后,徐建令带他参加蓬莱市运动会,他拿下了三级跳远的第一名。
比赛结束后,兴奋的徐建令又把他找来试试跳高。张国伟完全凭借本能助跑、起跳,跨过横杆,徐建令上前看高度吓了一跳。
1.71米,一个比冠军只矮4厘米的成绩。“就这么随便一跳,能拿第二名,天才。”徐建令心里有了主意。
回到体校之后,他对张国伟进行了三堂跳高技术课。第一节课结束,他的成绩是1.75米;第二堂课,成绩进步到1.80米,第三堂课,1.8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