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0f3990f6a2044839.jpg)
第一张个人专辑《花火》的封面是他的面部特写,风格与当时流行的港台风无异,歌词耐人寻味,像是一则宣言,又像是一句预言:
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表演/包含所有荒谬与疯狂/现在我有些倦了/所以我/开始变了
发行这首歌之后的汪峰,确实开始变了,人变了,生活也就变了。
2000年,搬过十几次家的汪峰一次性交了两年的房租,变得像花火一样,迷恋瞬间的美丽。
回忆里,他终于过上了“比较有尊严的生活”,却在十年后追问“谁明白尊严已沦为何物?”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f92ceb75127f980a.jpg)
在商业逻辑里,“摇滚歌手”,首先是歌手,再是摇滚。为了让形象更为国际化,他在专业造型师的安排下穿上皮裤,铁链从腰间垂下。开始时,他不太适应,常常忍不住要用手遮挡这条链子。“虽然穿成这样并不代表你就摇滚了,但歌迷认为,那就是摇滚。”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fbfcb33a65cd06c1.jpg)
2005年前后,汪峰的发型
也是在那段时间,电影《十七岁的单车》需要配乐,导演王小帅找到了汪峰,说服他的方式很简单,“让他以为这是一部地下电影,不商业”。
显而易见,他依然留恋“地下”的时光,就像那双遮挡链子的手,不由自主。于是,落在地上和地下的分界线上,他学着匍匐前行。
在2004年,鲍家街43号解散的第5个年头,汪峰找到当年的鼓手单晓帆,来参与自己的新专辑《笑着哭》的录制,初录地点就在单晓帆租来的一间普通民宅里。
有一天,汪峰在客厅里唱《飞得更高》,单晓帆听了几句,说他扰民,把他赶到厕所里。然而,汪峰当时的经纪人姜南洋说,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我们听到了钱的声音。”
果不其然,第二年,中国移动买下《飞得更高》,作为广告歌曲在央视黄金时段播放。这首歌跟着“神舟六号”升空。从那以后,汪峰成了晚会上的摇滚歌手,拎着装有伴奏光盘的塑料袋,“到处去唱卡拉OK”,在《同一首歌》上肆意地嘶吼。
一个摇滚歌手被打上励志的烙印,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在一年唱了300遍《飞得更高》后,汪峰写了首名为《机器》的新歌,歌词里,矛盾和愤怒无处不在:
这就是怒放的生命/成为一台报废的机器
这就是我梦想的仙境/一望无际无爱的丛林
这就是怒放的生命/成为一台精良的机器
这就是我梦想的仙境/钢筋水泥荒芜的丛林
总裁许晓峰不允许如此讽刺的字句出现在汪峰的上升期,正准备否定这首歌时,当时的企划主管李志明劝阻“如果歌词可以改动,将意境贴近《飞得更高》,这首歌也许会成为一首金曲。”·
商人们不愿意浪费任何一个可以变现的机会,而身段灵活的汪峰也如他们所愿,仅仅花费一周就修改了歌词,歌名也改成了《怒放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