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上有个久违的名字刷屏,让我又惊又喜——
朴树。
熟悉飘的读者都知道,虽然是 95 后,但我也算是朴树老歌迷了。
今年,B 站的毕业歌会第三次邀请朴树参加,让他用音乐鼓励又一届奔向未来的毕业生。
在沙漠星空的背景下,一群少年跟着一个老少年大合唱的场景,看得我泪花有些翻涌。
前两年的 B 站毕业歌会,我一期没落。
而除了他的歌以外,我期待着的是不爱说话的他,会说什么话。
去年,他对毕业生是这么说的——
我希望你们拥有足够的勇气
足够的耐心来面对
现实的生活
我希望你们有
一个淋漓尽致的人生
温柔,朴实,深刻,和他的歌一样触碰人心。
到今年的毕业歌会,他话更少了,却更引起我的遐想。
满腹的心事被浓缩成六个字:
顽强而有底线。
如果说 " 淋漓尽致的人生 " 还仅仅是与个人的生长历练有关,那么,今年所说的 " 顽强 " 和 " 底线 " 实际上勾连了更多现实的意义。
近两年毕业季,我们常提到 " 被疫情偷走的青春 "。
这一届毕业生不单没怎么经历过自在的校园生活,如今还要面临更甚的就业压力和不安情绪。
青春篇幅缩减,焦虑却加了码。
但只要顶得住风雨,受得住底线,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刻。
从这句话里飘察觉到的是,多少年以来,朴树既没有变,又变了。
从前他关照人的命运,现在他也开始抚摸时代的心跳。
但始终如一的是,就算他唱再久,就算生活和我们都已经千差万别。
在他一年又一年的祝福下,每一代年轻人,依旧爱着朴树。
朴树的不变
说不变,是因为朴树自始至终是我心中那个形象——
他完全不像个常规的跨世代偶像。
最基础的来说,要让几代人对你买账,你总得服务好几代人吧?
他就不。
出道 20 几年满打满算就发了三张专辑,其余时间连他影子都见不着,其他歌手承诺着陪歌迷到老,他专心在家陪狗养老。
然后,还要 " 倒打一耙 ",指责我们听众凭什么忘了他——
瞧您这话说的,您给过机会让我们多记住您吗?
朴树说自己读过一篇骂自己的文章,有个形容自己的词说得很好,叫" 撒娇 "。
对此,我也表示充分的肯定。
但我不是要批斗他的任性和自我(虽然都是实情),而是想从这个词成立的语境来聊——
" 娇 " 要撒得起来,前提是撒的对象得够宠。
而有没有感觉到?我们这几代人,似乎都在自然而然地宠着朴树。
原因嘛,往简单了说只需要四个字:歌确实好。
但往复杂了说,我们也可以从他的歌里抽丝剥茧出一种奇妙特质——
" 不合时宜感 "。
时间拨回朴树出道的 90 年代中旬。
当时国内正处于时代巨变的关口,和希望一同涌进人心的情绪是未知、彷徨。
多数读者应该没有经历过那个时候,无妨,我们可以来复习下当年流行的音乐都有些什么:
港乐黄金时代的余热里,崛起的是魔岩三杰点火就着的凶悍摇滚,以及老狼、高晓松温软的校园民谣。
摇滚青年说我要比生活更混蛋,校园诗人说我要诗酒趁年华。
看似天差地别,但相同的是,这些歌手似乎总明白自己在追求什么,总有一个自己的朝向。
或者说,至少许多听众理解到的是这样。
那么朴树给到听众的是什么?
在他第一张专辑《我去 2000 年》的开场曲《NEW BOY》里,他唱 " 是的我看见到处是阳光,快乐在城市上空飘扬 ",唱 " 我们的生活甜得像糖 "。
带着难得一见的雀跃,朴树邀请我们一同去抽那根叫未来的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