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的任性基因终于正式启动,1993 年,正值大二的他选择背着吉他退了学。
贸贸然出来闯世界的小毛孩,才华和钱都不差。
差的就只能是脾气了。
打 96 年签约开始,朴树就正式成为了乐坛著名的泼皮户。
总结来说,要求多,态度差,性子野。
关键是,在人脉即前途的音乐圈,他真的谁都不惯着。
对于牵线带他入圈的高晓松,他的评价是 " 没有驾驭音乐的能力 "。
矮大紧当时给他第一张专辑当制作人,还被他中途闹了一场,一定要求换人,闹得好没意思。
来源 |《摩登天空》
而彼时他的老板,宋柯,对他予以厚望,当哥们儿看待。
他的作为是在公司经济出状况,就急着发唱片改善状况时,为了抠细节,把制作周期抻出了生哪吒的水平:三年。
当然,还附带和老板(并不占理)的各种吵架。
来源 |《摩登天空》
但即便是这样,他闹脾气要找的顶级制作人张亚东,还是被请来了。
知道他没条件还要穷讲究,张亚东甚至带着他去蹭王菲的录音室。
而当朴树(毫不意外地)和张亚东也撕起来,前头才吵完架的宋柯还要屁颠屁颠来打圆场。
必须得说,朴树的音乐既是任性出来的,也是被宠出来的。
不过,若必须以他人的包容为前提,那这样的为所欲为便不会是真正的自由。
朴树真正开始懂得自由是什么时候?
按他的说法,是从明白 " 代价 " 为何物开始。
不得不提到他人间蒸发的那几年。
在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后,因为密集的行程和工作,朴树原本的情绪问题逐渐加重,开始过上了一种避世式的生活。
来源 | 朴树《无与伦比的乐趣》
不过也是在这种再没有人惯着宠着的环境里,他渐渐开始体味到不同的东西。
比如,听不到作品的听众会离开。
比如,发不出作品的自己会贫穷。
再比如,不是只有自己经历着痛苦和挣扎。
朴树在这十几年的沉寂中学会了两件事。
其一,是更加柔软。
他开始希望让所有听众一同感知他音乐里的能量,把自己的所感所思化作润物细无声的抚慰。
其二,则是承担。
他说自己最大的改变,是明白了所有的自由必定得付出代价。
然后,为了自由选择继续付出代价。
他依旧沉默,依旧精雕细琢,依旧 " 一次装孙子都不愿意 "。
朴树的叛逆看起来让人欣羡,期间却充满了斗争和挣扎。
几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为坚持自我而承受重压,也终于选择了要把这块顽石坚定地推往山上去。
我很高兴看到的是,如今的他依旧自由且叛逆。
却已经透出一种经过挣扎过后的平和,与自洽。
自由
现在再回味朴树在毕业歌会里的发言,那些平实的话语,顿时又显得丰满了起来。
让人动容的点在于,朴树并不是作为一个前辈在说教。
去年那一句," 希望你们有一个淋漓尽致的人生 "。
他就像在把话同时说给我们,以及自己。
一次采访中,朴树说自己在这个年纪终于发现,他不可能有太轻易的生活。
他的追求,他的个性,他的价值观,注定了他是要一直反抗、挣扎下去的。
但他接受了这一现实。
不惑之年还在困惑,那又如何?
向往自由,就必定要承受人生的摔打历练。
因此他希望的是,能用音乐给予我们耐心和勇气,面对这一切。
像他所说的,去装酷,去犯错,去稀奇古怪,去彷徨又坚定,在风雨里体验自由的力量,而不要在青春正好时死于安乐。
而今年的 " 顽强但有底线 " 则更充满对时代的关切。
顽强,是不屈从,不畏惧眼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