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历史上的今天1896年10月11日的今天,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逝世,该历史事件记录为1896年10月11日年间的历史文献线索
在124年前的今天,1896年10月11日(农历1896年9月5日),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逝世。
布鲁克纳(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管风琴家。生于安斯费尔登。1835~1837年学习管风琴和乐理。1837~1840年在圣弗洛里安教堂童声唱诗班任歌手,后在此教堂任管风琴师并开始作曲。1856~1868年在林茨大教堂任管风琴师。1868~1891年任维也纳大学教授。终生未婚。重要作品有9首编号的《交响曲》和《感恩赞》、《庄严弥撒》合唱曲等宗教音乐作品。其宗教音乐作品被誉为“奥地利教会音乐的典范”。
安东·布鲁克纳(德语:Anton Bruckner,1824年9月4日-1896年10月11日)生于奥地利安斯菲尔登,于维也纳逝世,是一位奥地利作曲家, 管风琴演奏者和音乐教育家。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那规模宏大的交响曲。他的作品对二十世纪的音乐史有着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布鲁克纳在1824年9月4日在奥地利小镇安斯菲尔登一个教师家庭中出生,他是12个孩子中最年长的。当时的奥地利,在教堂唱诗班里任职和管风琴演奏也是一个教师的职责。布鲁克纳早年学习小提琴,钢琴,但最主要是管风琴,10岁时即会间或到教堂当管风琴师帮补家计。他父亲死后,1837年他到圣弗洛里安慈善机构当合唱男童。在那里他得到音乐方面的深入教育并且受培训成为老师。他的第一份差事,(1841-1843)在小镇温德哈格当学校教师。但布鲁克纳和校长发生龃龉,最后竟至解聘:布鲁克纳自己应行的职责没尽,作曲太“多”,还在管风琴上即兴演奏。这个时期布鲁克纳写有一首弥撒曲(为女中音,两把圆号和管风琴而作)。
圣弗洛里安慈善机构后来向布鲁克纳提供一个教师职位,经过这一段可朗斯多夫的教师生活后(其中他还写作了一些作品),1845年布鲁克纳回到圣弗洛里安慈善机构,在那里作为“临时风琴手”,直到1855年,他已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包括一部大型B大调弥撒,为合唱,独唱和管弦乐队而作。
但布鲁克纳并不满足于圣弗洛里安慈善机构当教师。他到维也纳上课,老师是极端保守的同奏低音和对位法教授西蒙·锡希特。他还申请林兹的一个教堂管风琴职位,在一次试奏后他就成功了。1855年末他上任直到1868年。在林兹,他成为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经常率团演出。布鲁克纳也没有忘记作曲,他写了一些合唱曲。在这个时期,他接触到了理查德·瓦格纳的作品,如唐豪瑟,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些作品对他影响深远。
但林兹也留不住布鲁克纳。他放弃了维也纳一个作为和声和对位法教师资格考试的成绩,虽然他以绝对优势通过了。他想得到的是一个宫廷管风琴师或者是一个教授职位。后来他去林兹剧院乐队长奥托·基兹勒那里上配器和谱曲法课。
1863年到1868年,就是他的不惑之年,布鲁克纳写出了他第一批“知名”的作品:三部大型的弥撒,分别是d,e和f小调和c小调第一交响曲。d小调弥撒的演出非常成功(1864年在林兹,1867年在维也纳)。第一交响曲(1868年在林兹首演)也受到布鲁克纳后来的对头爱德华·汉斯力克的正面评价。布鲁克纳花了不少心血在这些作品上,而且他还努力要到维也纳落户,这一切都不是无偿的:布鲁克纳在1867年因心理障碍要接受一个为期数月的疗养。
之后的1868年,布鲁克纳成功以通奏低音和对位法教授的身份到维也纳音乐学院任教。1869年他踏上了到南锡和巴黎的音乐会之旅,期间他在管风琴上做过不少即席演奏,博得掌声。在接下来的几年,布鲁克纳用尽一切办法去得到一个宫廷管风琴师和一个大学教授的位置,可惜长时间未果。1875年他最终成为维也纳大学“无薪教师”。但后来他还是成功成为了领薪教师。就连古斯塔夫·马勒也听过他的课。
他的第三交响曲使他在维也纳陷入了新一轮的危机。第一稿是献给瓦格纳的,上面援引了大量瓦格纳的东西,但很快他就对这稿作了大修改。1877年没有瓦格纳的影响的第二稿上演,得到的却是灾难性的结果。观众成批成批地离开。布鲁克纳成为彻底的瓦格纳主义者,同时也成为了刚到维也纳的布拉姆斯的对头。直到第4交响曲在1881年上演,布鲁克纳才在对方阵营里赢得一些掌声。“勃拉姆斯派”(汉斯力克用语)和“瓦格纳和布鲁克纳派”之间的战火也终于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