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790年12月23日的今天,“埃及学之父”让-弗朗索瓦·商博良诞生,该历史事件记录为1790年12月23日年间的历史文献线索
在230年前的今天,1790年12月23日(农历1790年11月18日),第一位识破古埃及象形文并破译罗塞塔石碑的大师商博良出生。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ois Champollion,1790年12月23日-1832年3月4日),出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盖赫西(Quercy)地区的菲热克(Figeac)。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埃及学家,是第一位识破古埃及象形文字结构并破译罗塞塔石碑的学者,从而成为埃及学的创始人。
商博良出生于法国南部的洛特省,年轻时已表现出出色的语言天赋,20岁时就已经掌握除法语以外的拉丁语、希腊语和许多古代东方语言,包括希伯来语、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拉语、古印度梵文、古代伊朗的阿维斯坦语和帕拉维语、阿拉伯语、古叙利亚语、古代小亚细亚半岛流行的迦勒底语,波斯语和汉语。1809年商博良19岁就已经成为格勒诺布尔公学的历史学教授。
商博良对东方语言,尤其是古代埃及的科普特语深感兴趣,因此开始系统地研究罗塞塔石碑。1799年7月15日,拿破仑侵略埃及的军队一名上尉皮埃尔·弗朗索瓦·札维耶·布夏贺在埃及港口城市罗塞塔附近发现该石碑。石碑是公元前196年托勒密王朝时代刻制的,上面有希腊字母、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埃及通俗文字三种对照雕成的。石碑运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法国科学家开始进行研究。1801年,法国战败投降,英国军队要将全部研究成果没收,法国科学家威胁要全部烧掉,最后达成妥协,允许法国科学家保留研究成果和石碑拓片,但石碑被英国军队运往大英博物馆保藏,目前埃及政府正在要求英国归还石碑。
商博良从1822年到1824年完全投入到对罗塞塔石碑的研究,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成功地译解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结构,这些符号有些是字母,有些是音节文字,有些则是义符,一个符号代表一整个事物,终于在1822年完成罗塞特碑碑文的全文翻译。
他编制出完整的埃及文字符号和希腊字母的对照表,为后来解读大量的古埃及遗留下的纸草文书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
他还发现了一份记载着从拉美西斯二世以来所有埃及法老名录的纸草书的重要性。
个人履历
1790年12月23日,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混乱与物资匮乏中,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cois;ois Champollion) 在盖赫西(Quercy)地区的菲热克(Figeac)出生了。
他5岁就开始翻译古文了。他是先凭记忆记住一批古文字,然后同原文对照,用这种方法自学辨认古文。
1797年,当他还是个年仅七岁的早熟少年,他就对古埃及文化深深痴迷。
1798年,小弗朗索瓦在父亲的书店里阅读着报纸上激动人心的消息,拿破仑·波拿巴将军率领的部队侵入了埃及。少年让-弗朗索瓦.商博良成了《埃及信使报》的一名贪婪的读者,这份报纸正是拿破仑为向法国公众报道前方战况而创办的。
1801年,11岁让-弗朗索瓦.商博良进入格列诺布公学,研读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叙利亚文、波斯文、梵文、中文和希伯莱文。12岁就完成了第一部著作《名犬历史》。
1807年夏季,让-弗朗索瓦.商博良17岁,和龙孟海法老王朝的第一部历史年表。
1807年9月1日,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宣读《法老统治下的埃及》著作的导言,听众是格兰诺勃尔市公学的全体教师。
1809年,让-弗朗索瓦.商博良19岁就成为勒诺布尔公学的历史学教授。
1814年,24岁的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特别是《法老统治下的埃及》分两册出版,为他带来了一笔必需的版权收入。又经过七年的研究,他才将他对象形文字的译释成果全部公之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