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790年12月23日的今天,“埃及学之父”让-弗朗索瓦·商博良诞生,该历史事件记录为1790年12月23日年间的历史文献线索
1822年到1824年完全投入到对罗塞塔石碑的研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成功地译解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结构,这些有些是字母,有些是音节文字,有些则是义符,一个符号代表一整个事物。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以古希腊文为解读其它两种文字的钥匙,以希腊文的专有名词为线索,他找到了古埃及文版本中与之对应的词语。这一发现使他得以了解很多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发音。他利用自己的科普特语知识将其它象形文字与对应的发音联系起来。最后,他 成功地破解了碑文上的象形文字。1821年,他发表了自己的解译版本。
1822年完成罗塞特碑碑文的全文翻译。他编制出埃及文字符号和希腊字母的对照表,为后来解读古埃及纸草文书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他还发现了一份记载着所有埃及法老名录的纸草书。他将成果概括为“埃及象形文字译解体系”,提交给法兰西科学院。一开始,他的观点受到其他学者的质疑,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象形文字按照他的方法翻译出来,人们都承认他打破了象形文字1800年来的沉默。这一年,标志着“埃及学”的正式诞生。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在埃及研究方面的精深造诣,使得法国国王查理十世出资为他在意大利都灵博物馆购置了住宅,以便他可以在那里破译更多的埃及文本。
1826年担任卢浮宫埃及文物馆馆长。
1828-1829年,让-弗朗索瓦.商博良率一支法意联合考察队来到埃及,他在那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受到明星般的礼遇。他常常站在古代遗址前,把上边的铭文向人们大声宣读,他实地复制和收集了大量的象形铭文和文件。
1828年率领考古工作队去埃及考察。
1828年,埃及学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考察了卡纳克。他抄写的阿蒙神庙墙壁和廊柱上的文献,终于揭开了废墟的秘密。在被人遗忘了20个世纪之后,卡纳克遗址终于掀开了她的面纱,恢复其本来的面目。
1831年担任法兰西学院开设的埃及学讲座教授。
1831年,法兰西学院向让-弗朗索瓦.商博良表示敬意,专门给他任命了一个特殊的职位——埃及学主席。
1832年,让-弗朗索瓦.商博良死于中风年仅四十一岁。他被后人称为“埃及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