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民俗风俗

哈尼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哈尼族的来历习俗

常驻编辑 民俗风俗 2021-07-10

哈尼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哈尼族见于汉文史籍的名称,有“和夷(蛮)”、“和泥”、“窝泥”、“阿泥”、“哈泥”等。自称多达30余种,如“哈尼”、“僾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叶车”、“阿木”等等。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哈尼族的来历习俗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哈尼族的来历习俗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的历史渊源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哈尼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学和历史学界大致有四种观点:①东来说;②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③红河两岸土著说;④“氏羌系统”南迁说。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东来说以滇南地区部分哈尼族采用父子连名谱系追根溯源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或山西、河南、江西、贵州等地。并以此为依据,认为哈尼族与汉族的渊源同出一辙。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认为今天从事山居农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与云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农耕民族”。就族源论,“当是双向的、复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汇与融合”。就文化论,是一种“南方夷越海滨文化与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体。”(史军超《哈尼族与“氏羌系统”》,载云南《民族文化》1987年第5期)。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红河两岸土著说以出土文物为证据,认为哈尼族系红河地区的土著,与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关。(孙官生《论红河流域是早期人类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载《红河文物》1986年第3期。)“氏羌系统”南迁说是比较流行的观点。它认为哈尼族同今天云南省境内十几个彝语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于古代氏羌部落族群。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的婚礼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逢“扎勒特”(十月年),各地哈尼族的姑妈,娘娘及所有出嫁了的女子都要回娘家来,与父母兄弟同度佳节,借以追认血缘祖根。娘家亲人制作丰美的食品以盛情款待。按照哈尼族男女分桌进食的传统风俗,女主人特意为回娘家的姑妈、娘娘们单独设宴。众女面对着满桌可口的食品却羞于下筷。女主人便将一片芭蘸叶铺在各人面前,随即将桌上的各种美味一一拣到芭焦叶中,请客人尽量享用。在女主人的盛情面前,客人只好拣起一片食物好象正在吃,其实,她并没有吃,而是把食物巧妙地捏在端饭碗的两个手指问,表示懂礼。如赴宴女子大口进食,将成为世人的笑柄。哀牢山部分地区的哈尼族与汉族同度春节。节日或“阿玛拖”(祭护寨神)期间,全村各户纷纷置办丰美的食品,端于街心(村中),在古朴雄浑的铓鼓声和欢乐的歌声中开怀畅饮,同食共乐。满街心一字成行的丰美宴席实为奇观,世人将其称为“街心宴”,哈尼语谓之“多角角”或“资乌都”,意即轮流互饮(酒)。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红河一带奕车人男女青年社交择偶活动中,还有一种奇妙的恋爱宴会,当地哈尼语称作“阿巴多”。“阿巴多”多在“十月年”期间举行。经同村的一群男青年商议,邀请远村一群姑娘于某日夜晚前来“阿巴多”。届时,一二十位妙龄女郎整装一新,手持火把来到男方村赴宴。男青年们见姑娘们应邀赴宴,欣喜若狂,便在一间灯烛通明的公房里,摆开数张八仙桌,桌面上摆满了大块腊肉、干巴、清蒸鲤鱼、腌鸭蛋、大块煎豆腐、大块粑粑,煮大公鸡,能上桌面的各种菜应有尽有。准备就绪,宴会开始,男女青年配对入席。桌外有一位风趣的斟酒人,给每人面前的酒杯里盛满酒。随即,伙子头和姑娘头先举杯互相对唱敬酒歌,互相敬酒,然后一一互唱互敬下去。当一对男女相互敬酒之际,其余各对则相互敬菜唱歌。酒过三巡,东方欲晓,姑娘们便要告辞回去了。伙子们用芭蕉叶包扎好各种美味,分别送给站娘们在半路上吃,并定好到姑娘村还“阿巴多”的具体时间,姑娘们这才脚踏青霜消失在山路尽头。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哀牢山区部分哈尼族中,至今仍残存着不同形式的“不落夫家”婚俗,即新娘分住娘家和夫家两地。当新娘从娘家回夫家时,要用一个小巧精美的篾盒盛满可口的米饭和火熏猪肉,腌鸭蛋带去,当地哈尼语谓之“合戛拖”。据说,这是做娘的生怕自己的女儿在夫家不习惯、怕羞、受饿而特意备下的。当然,这盒可口的食物带到夫家并非是新娘一人独食,有时是夫妻一同享用,更多的时候是送给丈夫的弟妹们共食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墨江自称阿木人的哈尼族,在整个婚礼仪式中,从头到尾都离不开舞蹈。婚礼前夕,男女双方都要在自家屋外用松、竹等搭一座棚子,作为迎送新人和待客的活动场所。婚礼这一天,迎亲队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准备回程时接应,其余跟随新郎前往女家。当他们来到女家寨口时,寨内鼓乐齐鸣,送亲队跳起传统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给接亲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后大家共舞进寨直抵棚子里。休息片刻,一对新人站在一张方桌旁,女家亲属用两指夹着一片笋叶,环绕方桌起舞,意在禳灾祈祥。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新郎、新娘在迎新队和送亲队簇拥下前往男家的半途中,与等候多时的另一部分接亲人相遇。大家就地围成圆圈,踏着铓锣和鼓点节奏纵情起舞,以表示相互祝贺。当他们一起来到男家时,棚子内外已摆满了丰盛的酒席。宾客刚落座,一位能歌善舞的妇女从上席起挨桌又唱又跳,紧跟其后的是一位男方主人,他端着上置三只碗和一个酒葫芦的簸箕,向每一桌取一点酒菜。待酒席快要结束时,一位厨师端着放有八只大碗的竹筛,从厨房里出来舞向每一酒席,客人们又象征性地给搛上菜肴。最后,在他“该跳舞了”的一声号令下,众宾客纷纷离席,围成一圈又一圈欢舞高歌,大家热烈地祝福新人喜结良缘,勉励他们勤俭持家、尊老爱幼。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新平等地自称卡多的哈尼族,迎亲时有一幕新娘“捶新郎”的喜剧。迎亲队到了女家,主客寒暄几句就开怀畅饮,双方家长也在那里大吃大喝,说东道西,似乎忘了这天是新娘出嫁的日子。过了好一阵子,头系红绸、胸前挂满银饰的新娘,才羞涩地缓缓出现在迎亲队前。当走到新郎面前时,她突然愠怒于色,举起双手向新郎劈头盖脸地捶去。这时,大家起哄助兴。只见新娘又哭又捶,新郎则东躲西闪,毫不还手。当新娘捶够了,突然破涕为笑时,新郎这才说“现在该走了吧”。在难分难舍之际,母女俩抱着又哭又唱。此时,新娘的兄弟姐妹强行把她俩分开,背起新娘就往外跑,迎亲队也尾随而去。据说,“捶新郎”的本意是考验新郎对爱情的忠诚。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的婚丧习俗各支系间略有区别。碧约人婚姻盛行姑表婚,姑娘长大后要征得男家同意后才得嫁给外人。卡多人的婚姻也如此。为姑表舅婚,缔结婚约以父母包办为主,结婚时,当娶亲人进入女方的毫巴门时,女方要组织年轻人用“橄榄迎亲”,意思是用檄榄把娶亲人身上带着的邪魔打跑掉。腊米人的舅家有优先择亲权,结婚接新人时,新郎在媒人、陪郎和锣鼓手陪伴下,打着锣鼓,唱着调子到姑娘家,新娘由长兄背出家门,要边哭边唱“切妞都耶”(女儿调),向父母兄长讨嫁妆,其实主要是倾诉离别父母家乡的苦衷。爱尼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夫死,妻子不可改嫁,妻死,夫可以另娶,婚姻较自由,无姑表舅婚约束,可由男女自己寻找夫妻。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的民族节日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届时,唱歌跳舞、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表现了哈尼族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六月年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哈尼人不知道一年要分几个月,后来,太阳和月亮传授给哈尼人分月的办法,在人间栽了一棵年月树,一枝树干算一个,哈尼人分得了第六枝,从此,就在六月过“库扎扎”。又说,过去有七个仙女到哈尼寨,做了一个磨伙,她们轮流玩耍,把站在权上的小鸟也逗笑了。鸟儿欢乐地唱起歌来,歌声感动了天神,天神把福降给了人间……人们怀念七仙女,每年过“库扎扎”时都要打秋千。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内地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也过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节日。正月年过三至五天,有条件的人家杀猪祭祖,初一吃汤圆,亲友之间互相宴请。端午和中秋节大体同汉俗。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过节分三天进行,六月二十三日,全寨要杀一头牛祭竜神,把祭竜的牛肉分给各户。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要在家休息一天,每人杀一只鸡,父母给子女们叫魂,先由寨外叫进屋里,叫魂的范围很广,日常生产劳动所到之处都要叫到。野兽吓着,雷响惊着和跌倒过的地方都要叫到,不能让魂在受惊处躲下。认为叫过,人的身体会强壮起来,六月二十五日晚,用牛筋骨敲打着簸粪,用干芦苇或易燃的树条扎成火把,点燃后从家里往外撵,把灾难和鬼怪邪魔撵出去。然后把火把绑在树上,求火把神护佐庄稼和牲畜成长得好,不遭虫灾,不得病。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吃新谷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则以为不吉。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来的稻穗搓下谷粒,连壳放在锅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应先给狗吃一点。因为自古传说,哈尼族在一场大洪水后重新得到的谷种是狗叼来的,所以要感谢它。吃过米花,也要把当年栽种的瓜豆菜蔬统统拿出来尝新,同时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笋,象征来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样节节高;还要杀吃阉过的大肥鸡,希冀来年的生活丰足美满。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十月年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在农历十月间过,哈尼人称它为“扎乐特”。按照他们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节日里每个村寨都要举行街心酒宴,叫作“姿八奇”。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农历十月,稻谷刚进仓,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烤制香甜的“闷锅酒”,准备选属龙日过年。过年的头天,人们把家里屋外、寨子的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洗澡换衣。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新年当天,每个寨子要共杀一口猪。猪无论大小,肉按户平均分配,哪怕心、肝、肺、肠、肚等数量有限,也要家家都分到。到了下午,各家各户用分得的猪肉和下水祭献祖先,祭过龙树、寨神以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后,街心酒宴开始。各家把最好、最拿手的菜端上桌进行比赛,看谁家的菜做得好吃、做得丰盛。先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入席,然后大家坐在桌子两边向老人敬酒,接着互相敬,庆丰收,祝全寨平安、来年风调雨顺,大家同心同德再夺丰收。酒足饭饱后,年过半百的妇女拿起宴席上的碗跳起碗舞,姑娘们砍下棕叶跳起棕扇舞,直到太阳落山。宴火点燃时,男人们敲起芒鼓,跳起神秘的芒鼓舞,人们尽情地跳,尽情地唱,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平静下来。节日里阖家团聚,还邀请附近其他民族的好友参加。他们终日欢声不绝,特别是少不了唱起古老的民歌,讲述节日的来历和民族的历史,歌唱丰收的喜悦。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时正是大春上场,厩中猪肥的时节,有条件的人家都杀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着新装,亲友们互相走访;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村里的老年人轮流着到接到订婚礼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礼品。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年节里经常整个家族聚会餐(自带食品),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风俗,即前一年出嫁的新娘们,要集于村外山野里互相诉说自己的新婚生活,而严禁男子偷听。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到了新年的后半期,每个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摆上长长的酒宴,全村共饮同乐,庆祝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这种酒宴恰似一条长龙,故称“长龙宴”;因设在街心,人们又称之为“街心酒”。若是小寨,街心酒一个下午就可结束,若是大寨,则按户划分为三组,分三个下午举行,每组轮流做东道主。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按约定的日子,做东的各户人家,一大早就把方桌抬到清扫干净的街心,一张接一张地摆放好,百来张桌子连成100多米的长龙。午后,经一声招呼,做东的各户人家争先恐后地把拿手好菜和美酒摆上桌。哪家的酒菜越好,就越有体面,所以许多人家连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美味佳肴都一一献出来。一眼望去,鱼雀、江鳅、鲤鱼、竹笋、木耳、蘑菇、大肥鸡……每桌20来碗,桌桌飘香,显示出哈尼人辛勤劳作的成果和传统的烹调技巧,展现出哈尼族最长最盛大宴席的风采。在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中,人们根据不同的年龄、兴趣与爱好自愿组合就座。这时锣鼓止息,锣鼓手端锣抬鼓逐桌接受人们敬酒献菜。接着,由一对姑娘代表众人向老奶奶们一一敬酒。妇女先开吃,尔后男人才举杯动筷。一连几个小时的街心酒宴,温馨和谐、喜气洋洋,笑语欢歌不绝于耳。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夜幕降临时,一堆堆熊熊篝火燃起,男女青年们随着锣鼓、三弦、竹笛的伴奏,翩翩起舞。夜深了,人们渐渐离去,那些情侣们则走向棕榈林、金竹丛中……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姑娘节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这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脸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慢腾腾起床的妇女。然后,男人们煮饭、洗菜、剁猪食、洗碗筷、带小孩,妇女们则悠闲地坐在一旁,或做点针线活,或指挥男人做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们,则连针线活也不做。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午饭后,男人们急忙赶到寨中的公共娱乐场所去,按习俗,先到的为勤劳者,后到的为懒惰者。小伙子们向情人借来女式新衣新裤,打扮成姑娘的样子,在欢快的弦乐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阳偏西才回家做饭,继续服侍妇女到深夜。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姑娘节相传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四面环山、山拉泉潺潺、林木葳蕤的碧播寨,有个生得比金竹还标致的姑娘,名叫悠玛。悠玛与英俊彪悍的青年猎人戛期相爱。但是,那时哈尼姑娘的婚姻要由土司头人和父母作主。悠玛的父母把她许配给了白土司的独眼儿子。悠玛为此痛苦极了,她决心以死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二月初四这天,悠玛独自去薅勾勒山上砍柴,遇到了同村和邻村的三个姑娘。悠玛向她们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引得三个姑娘痛哭不止。原来,她们也是婚姻上的不幸者。四个姑娘忘了砍柴,也忘了回家,在山顶上互诉苦衷,愈诉愈愁,愈诉愈悲,就一起跳崖自尽了。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悲剧发生后,哈尼人觉得再也不能干涉姑娘和小伙子们的婚姻了,特别是对姑娘,更应该给她们选择意中人的权利。为了告诫后人,哈尼人就把每年的二月初四定为“姑娘节”,以表示尊重妇女和尊重婚姻自由。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一带的哈尼族男女青年自由相爱后,就自己选日子结婚,不要彩礼,也不办酒席,用杯杯香茶招待前来祝贺的宾客。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敬老节。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节。清早,老人梳洗后穿上新衣服准备欢度自己的节日.成年人在家杀鸡宰鸭,备办美餐,小伙子将一棵小松树载在过节的坪场旁,姑娘们挑来清水给它浇下定根水,象征青年们祝愿老人像青松一样健康长寿,永葆青春。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里玛主节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鸟,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每到山茶盛开的阳春三月,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人人都会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表示对春天的欢呼。据说,这一声回答,可使勤劳善良的哈尼族农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终年和平康泰。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传说,布谷鸟是受天神阿波摩米的派遣,从遥远天边的石岩洞里飞出来,向人间传达春天的消息的。当它飞过一个名叫“巷阿窝尼崩崩麻”的大海时,飞不动了,眼看快要掉进大海里去了。突然,从海里翘起一条龙尾来,随后龙尾变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让布谷鸟在上面歇脚。布谷鸟终于历尽千辛万苦,把春天的信息传达给了人间。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按照前辈人沿袭下来的规矩,等多数人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后,就相约在一个属羊的日子,备办美味佳肴,用一种大树的花汁浸泡糯米,蒸出喷香金黄的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布谷鸟虔诚地敬献。这天,村村寨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满面春风,身着节日盛装,会聚在一个适中草坪上,欢度一年一度的“里玛主”节(春天的盛会),借以选择对象,谈情说爱。节后,各家选定一个好日子,在雀鸟未出巢、四山一片寂静的五更时分,家长悄悄地把三丛秧苗插在自家田里,意即、“开秧门”。据说,“开秧门”时听不到雀鸟的声音,庄稼就能免灾除害,获得好收成。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捉蚂蚱节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捉蚂蚱节”,哈尼语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个属鸡或属猴日举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避免虫灾。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捉蚂蚱节”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里捉玛蚱,每家捉够一竹简(约二斤)后,就把蚂蚱一只一只撒成四份:头一堆,腿一堆,身一堆,翅膀一堆;依次用划开的竹片夹起来插在田埂和排水沟旁,以对尚未捉到地蚂蚱及其他昆虫进行恫吓。半小时后,又要把这些蚂蚱收进竹筒。带回家当菜或拌粑粑吃,据说蚂蚱肉很甜。离开田野时,人们都要不停地大声叫:“呕,蚂蚱,三天内不捉你了,三个月内你不要吃稻谷!”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吃新米节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居住地区,农历七月左右,谷物逐渐成熟各户要选择自己的好日子进行“卡都匹”(吃新米)活动。过节时家长背着箩筐到地里拿些谷穗回来挂在门上,并且要拿稻俗杆制成“窝保波”,在“宗格”(仓竜)前吹奏三回,表示要吃新粮了,祈求神灵保佑粮食收得多,人不得病,家畜兴旺发展。要杀一只产蛋母鸡献饭,过年时杀的猪肥肠,猪耳朵和尾巴也要留到这时献神。吃新米时要把老米和新米混合在一起煮,这叫做“妾都喝扎”(即新老交替),意思是老谷老米吃到新谷米上市,祈求年年有余。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的饮食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饮食爱喝酒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中,老年男子普遍嗜好烟、酒,茶,有的以香芝麻棵枝叶当茶饮用。稻谷、玉米、高粱是他们酿造白酒的主要饮料(西双版纳哈尼族女子喜嚼槟榔)。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喜饮酒,酒节特多。如祭母节、老人节、黄饭节、命名节,祭龙节、认舅节等。逢节便有美酒。最有趣的是“阿巴多“酒与歌的恋爱宴会。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阿巴多”是哈尼青年互相表示爱慕,体现智慧、比赛烹调技术的酒节。多在农闲举行,由一村的小伙联合邀请邻村的姑娘参加,人数对等,一般在二十人左右,人夜宴会在一间大屋举行,男女相约配对入席,菜肴丰盛,必有一只煮公鸡(上面放着两枚鸡睾龙和一只活螃蟹)。彼此敬酒对歌,相依相伴,直到天明。临别小伙要给相好者送糯米饭和肉,并约定下次聚会的日期。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善于用发酵的黄豆掺合豆杆灰制作具有特殊风味的豆豉,几乎每餐都用以佐餐,吃法尤多,被称为“哈尼味精”。用其调制的“雀肉松酱”,鲜香无比。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米饭为主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日食两餐,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喜食干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还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草果一起熬粥。他们爱吃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着与腌肉一起吃。他们还用紫糯米制成紫米饭、紫米粑、紫米粥、紫米粉、紫米作宝饭、紫米汽锅鸡、紫米甜酒煮鸡蛋、紫米药糖粥等,构成了完整的药膳系列。这些药膳具有补血益气、暖脾止虚、健脑补肾、收宫强身的功效。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常年以米饭为主食,逢年过节吃糯米饭和糯米杷耙,平时一日两餐,农忙期间一日三餐,主要由家庭主妇或大媳妇承担烹调任务。农忙期间的早晚两餐在家进食,中午饭用一只特制的竹筒、篾盒或布袋将米饭(外加适量咸菜)带到山野劳动地点吃。玉米、荞、麦和豆类等作缺粮季节的补充。玉米的播种面积和经济地位仅次于水稻,分黄、白、糯三个品种,每户普遍种植。哈尼族男女均喜食生蒸饭,即二熟饭。其制作方法是先将浸泡过一夜的大米空干水分,盛入甑内生蒸,待上气半熟后即倒入大簸箕中,洒上适量冷水,用一块特制的木片翻撮拍打五六道之后,任其摊凉,三日五日之内逐日重蒸食用而不变质。这种生蒸饭始终保持营养,滋润可口而耐饿,不仅深受哈尼族男女劳动者的欢迎,而且将常食生蒸饭的人家尊为富裕者。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蔬菜不多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的蔬菜品种不多,多利用宅旁、田间小空地和山地种植青菜、萝卜、瓜、豆、芋头等。按照哈尼族的社会分工,种植蔬菜多由妇女承担,管理粗放,产量不高,常年所需蔬菜除秋收时节储备的豇豆、老瓜外,则靠妇女采集的野生植物烹制而食。她们采集的野菜主要有蕨菜、树甜菜、树头菜、羊奶菜,臭菜、水芹菜、鱼腥草、细芽菜、水白菜、马蹄叶、金雀花、棠梨花、老鹄花,杜鹃花,以及香菌、木耳、鸡枞等。哀牢山区水土富饶,气候温和,各种野味常年不衰,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有的野菜只要烹调有方,配料得当,就食之可口,别具风味。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食肉量大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极爱吃肉,以猪、牛、羊、鸡、鸭肉和禽蛋为主,并兼食水产品鱼、鳅、鳝和田螺。大块朵颐,大碗喝酒才是主人待客之礼,客从主意之道,大家聚集一堂,尽欢而散。村里有人家杀猪宰鸡或做了什么可口的食物,各户男女长者都被邀去共食,而且把肝脏等最鲜嫩可口的部位俸敬给老者享用。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们的烹调方法主要有清煮、煎炒和腌制三种。年节期间,肉食丰富,往往把食鲜剩余的猪、牛肉的净肉和骨头分别剔开,将净肉腌制成腊肉和干巴,储备以待客。由于哈尼族大房中的火塘四时烟火不断,熏烤成的腊肉和干巴呈紫红色,喷香异常而带鲜昧,是哈尼族名贵食品之上乘。而骨头却剁成碎块,与适量炒米面、八角面,椒盐及姜丝、清酒相揉拌,盛入罐中腌制,过半年后便成酸酢肉,蒸熟食之。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人又善于精打细算,常常把吃鲜剩余的猪肉、牛肉制成别具风味的火熏腊肉和干巴,常年储备以待客。制时,将肉切成条状,撒上花椒面、盐、八角粉等香料,捂沤一昼夜后,便悬挂于火塘之上,任其烟火熏烤,半月或一月后,腊肉和干巴均呈紫红色,喷香异常而略含鲜味,取下装进一只特制的大蔑笼中,悬挂屋梁上,则一年四季都可备吃了。火熏腊肉和干巴是哈尼族的名贵佳肴呢!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喜食酸辣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普遍喜食酸辣食品,除善腌酸酢肉、酸酢鱼和螺蛳酢外,还善于利用竹笋、树头菜嫩叶和青黄豆米腌成各种咸菜。其中黄豆豆豉尤具风味,以其色、香,味俱佳而驰誉于世。制作方法虽各地略异,但均可用猪油煎炒或用饭甑蒸熟而食,也可用炭火烘烤后舂细作拌菜的引子,几乎每餐用以佐食,被称为“哈尼味精”。哈尼族很注意菜肴调味,每餐必备一碗用各种佐料制的蘸水,蘸菜而食。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喜食“白旺”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还有一道奇肴叫“白旺”,是用生猪血、羊血、狗血制作的剁生,哈尼族支系的爱尼人称之为“阿压马捏”,被列为杀猪宰牛期间必不可少的名菜。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剁生实际是一种用猪、羊鲜血做的凉拌菜。制作方法是先以适量的椒盐放在瓦盆中,即将瓦盆接在喷涌的血口前,使其血盐交融,并用筷迅速搅拌,以姜汁、蒜汁、皮菜根,炒肝和炒花生米面做佐料。待食用时,冲一碗冷开水进血盆中,并将各种佐料撤在血盆里,血凝固佐料擞完,即成剁生。此菜看着怕,吃着香,味道醇浓,麻辣可口,被列为杀猪宰羊期间不可缺少的名菜,也是哈尼人热诚待客的佳肴。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汉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壮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满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回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苗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土家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彝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蒙古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藏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布依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侗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瑶族·朝鲜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白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尼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萨克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黎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傣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畲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傈僳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仡佬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东乡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高山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拉祜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水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佤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纳西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羌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土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仫佬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锡伯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赫哲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景颇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京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毛南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达斡尔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撒拉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布朗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塔吉克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阿昌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普米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鄂温克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怒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基诺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德昂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保安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俄罗斯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裕固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门巴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独龙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塔塔尔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鄂伦春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珞巴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维吾尔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乌兹别克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柯尔克孜族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pLf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