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在& ldquoXi事件& rdquo,被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七七事变后,在国外抗日,在国内团结共产党和其他抗日党派,在空前威望大增。1938年任国民党主席。1938年后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引起人民不满。
抗战胜利后,一方面,毛泽东应邀来渝共商国事,同意和平建国的方针,并签署了《双十协定》,即国共两党会谈纪要。另一方面,调集军队进攻解放区。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大为不得人心。1948年,他成为中华民国总统,但他无法挽回1949年1月战争的失败& ldquo退休& rdquo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但仍操纵时局。
1949年12月10日,他飞往台湾省。1950年3月1日,他再次当选总统。此后连任国民党主席、总裁。1975年4月5日病逝于台北。
方志敏(1899-1935)
方志敏,江西益阳人,1919年就读于南昌江西省一等工业学校,曾任南昌市学联负责人之一,1921年就读于九江威烈大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领导江西农民运动,任江西农会秘书长、主席,1927年领导益阳、横峰起义。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历任中共宜阳县委书记、新疆特委书记、江西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闽浙赣工农民主政府主席、红十军政治委员,1931年11月当选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主席团成员。他与李和王明一起工作。左& rdquo左倾错误领导人坚决斗争。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4年11月任红十军政治委员会主席。他们带领红军抗日,他们派兵北上抗日。在路上,他们被国民党军队挡住了。1935年1月被困江西玉山龙首村,被国民党以叛国罪逮捕。敌人利用这个计划迫使他投降。他愤怒地斥责道:& ldquo投降吧!你们是一群凶残的强盗和无耻的叛徒!一群屠杀工农的刽子手下手了!我们和你是死敌。你们法西斯土匪只能砍下我们的脑袋,根本动摇不了我们的信仰!& rdquo在监狱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他利用他的敌人要求他写& ldquo表白& rdquo纸和笔,还有他对党和人民的全部热爱。这是《可爱的中国》的感人手稿。方志敏在狱中受尽折磨,依然坚定不移。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牺牲。
瞿秋白(1899-1935)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和革命家。他年轻的名字叫阿爽,也叫爽和爽。他是江苏常州人。1917年就读于北京俄国专门学校,开始接受新思想的影响。& ldquo五四& rdquo运动爆发时,他积极参加并领导学生运动。& ldquo五四& rdquo运动之后,郑振铎和其他组织在社会上取得了进步& ldquo社会产业社会& rdquo出版《新社会》刊物,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激进民主主义,1920年3月后加入李大钊领导& ldquo马克思理论研究会& rdquo同年10月,他以《北京晨报》记者的身份访问苏联,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出席在苏俄召开的远东全国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四次代表大会,结识列宁,担任东方大学中文班助教和翻译,在苏联期间撰写了《俄罗斯之旅》和《赤都之心史》两篇散文。1923年回国后,当选为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他主编了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先锋杂志》、《向导周刊》,成为党的优秀组织者。他坚决反对资产阶级右派,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1927年,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时刻,他主持召开了党的& ldquo七& rdquo紧急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从1927年冬天到1928年春天,当他是中央领导人时,他承诺& ldquo左& rdquo1928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同年参加共产国际工作,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1930年,他在上海养病,与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投入大量精力从事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和编纂,创作了许多犀利的战斗杂文。1934年1月,他到中央根据地,当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和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还担任苏维埃大学校长,创办高尔基戏剧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党的文化艺术干部。1934年红军主力北上抗日,他留在江西根据地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1935年2月28日随红军途经福建省时被国民党军队逮捕。6月18日在福建长江中英勇牺牲,著作有:《海上艺术林》(鲁迅编译出版)、《瞿秋白文集》等。
老舍(1899-1966)
老舍,杰出的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生于北京,满族。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城市家庭。他年轻时就失去了父亲。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任北京方嘉胡同小学校长,在天津南开中学教中文,1924年赴英,在伦敦东方学院任中文教师,在许地山的鼓励下开始写小说。在六年里,他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和他的长篇小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从济南到武汉和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抗日文艺家协会的工作。在周恩来的直接关心和帮助下,他为团结和组织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期间,他写了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短篇小说《火车集》、《贫血集》等。,还有剧本《残雾与国家至上》。1949年底回国,新中国的成立带给他强烈的创作热情。他的作品热情地赞美了党和新社会。十多年来,他写出了《广场明珠》、《龙须沟》等有影响的作品,揭示了解放前后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歌颂了新中国,从而获得& ldquo人& rdquo荣誉称号,老舍以描写都市人生活的题材而闻名。他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充满了幽默的风格。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不幸逝世。生前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