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历史学家李导(1115-1184)花了40年时间,完成了长达980卷的《续都治通鉴》,非常详细地记录了北宋的史实,保存了大量史料。
杨万里(1127-1206)是南宋的一位诗人。与陆游、尤茂、范成大并称“南宋四派”。还有《翟成纪》。
陆渊(1139-1193),南宋哲学家。学者称之为香山先生。在哲学思想上,他结合了禅宗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儒家的孟思学派的“学”的思想体系,完全否定客观实践。关于道德修养,提出了“有意”、“无意”;转到“声明。他和朱一样,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太极,是“理”,但他反对“和无极太极”即“太极”加“无极”的提法,即“师老子”。这两个人争论了很久。其论九岁,与九韶并称“三子之门”。到了明代,、各显神通,形成了“陆派”。他的作品后来被编为《香山先生全集》。
王应麟(1223-1296)是南宋的一位学者。今浙江宁波。他精于经学、地理考据,学识渊博,著有《沈宁集》、《玉堂抄本》、《冶源抄本》、《汉书》等多部著作。文艺考证、地理镜鉴、困学故事等。
沈周(1427-1509)是明朝初期的一位画家。今天江苏苏州人。博览群书,擅长诗词书画,以画闻名。评论家称之为明代第一。画山水、花鸟,融合各家之长,独树一帜,是“吴派”的始祖。
傅山(1607-1684)是清朝的一位初学者。朱庆,山西省忻州市人。明,隐居,自称俗人,道士。清廷开设博学诗部,他以死相拒入京。他通晓经史、哲史、佛道史、医学史,在诗歌、书画、金石学方面也有所建树,尤以音韵学见长。对后来的研究影响深远。有《霜红小生集》、《荀子评点》等。
王夫之(1619-1692)是清初的思想家、学者。学者称之为船山先生。他研究过天文、地理、历法和数学,尤其是哲学和古典文学。作品有《读书如镜》、《论宋》等。他的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伊尹》、《张子正朱蒙》、《司文陆内外》、《梦魇》等。还有船山的遗书。他还擅长诗歌和作品。它与顾、、黄宗羲并列为“清三大家”之一。
顾祖禹(1631-1692)是清代历史地理学家。他用几十年的努力写成了130卷的《阅史提要》,详细记录了山川险阻和各地攻守情况,论述了古代战争的得失。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和军事地理著作,史料价值极高。
赵翼(1727-1814)是清朝的一位历史学家和诗人。今天,我来自江苏常州。他擅长研究历史,其《二史笔记》着重论述历代重要历史事件,总结政事得失,精辟中肯。它与钱大昕的《二史考证》和王明胜的《十七史论》并称为清代三大历史考据。以诗袁枚,兵全,称“江油三大家”。有《瓯北全集》、《常遇聪考证》、《颜曝杂记》等。
李汝珍(1763-1828)是清朝的一位作家。晚年写了长篇古典小说《镜花缘》。
于(1775-1840)是清代学者。他的著作主要有《归己类稿》、《归己存稿》、《两湖通志》等。包(1775-1855)清代学者。我擅长书法,我是书法家。还有《中间一勺屈》、《易》和《政策河简评》等。何(1799-1879)清代学者、书法家。子贞,号东洲。湖南道县人,擅长书法,成为清末最大的书法家。
张裕钊(1823-1894)是晚清时期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今天,我来自湖北武汉。他勤于文史,擅长书法,是曾国藩的老师。他与黎庶昌、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思弟子”。
武大(1835-1902),晚清大臣、书法家、学者。擅长文学、金石学、古代文学,且颇有独到之处。1892年任湖南巡抚。
吴虞(1871--1949年)近代学者、教育家。五四运动后,撰文积极参加对封建旧文化和礼教的严厉批判,先后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教授。有《吴虞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