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慢性子宝宝做事情磨磨蹭蹭怎么办

常驻编辑 幼儿教育 2021-07-10 宝宝

为什么孩子会磨蹭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对时间的概念比较模糊,不会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不知道慢性子对自己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后果。例如吃饭,大人知道吃慢了饭菜会凉,也会推迟洗碗时间,而孩子却不知道。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天生的慢性子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的孩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动作都比别人小朋友慢,就算有外界刺激他也快不起来,这类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不容易改变的。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缺乏自信心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 做起事情来总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速度自然快不了。如果大人还在一旁催促,孩子反而更慢起来。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父母做事拖拉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榜样,如果父母做事也很拖拉,总是磨磨蹭蹭,孩子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多也会养成拖拉的习惯。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人帮忙包办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本来可以自己完成的事,家长嫌孩子慢就包办,时间长了孩子惰性和依赖性增加,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例如嫌孩子吃饭慢,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不能集中,常常出现边做事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家长的策略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首先,让孩子认识到磨蹭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好的后果。例如:早上孩子不肯起来,家长也不要催促,等孩子到幼儿园迟到受到老师批评后,他就知道迟到的后果了。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和孩子一起制定可行的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吃饭等所用的时间,看看是否有进步,有进步要给予孩子表扬。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过“计数”游戏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完成某件事情。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可以为孩子准备一只可爱的闹钟,让孩子对时间有个形象的认识。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让孩子也监督大人是否有磨蹭的现象,在相互监督中加强时间观念。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让孩子集中注意力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安心做某件事情时,家长要排除周围容易引起孩子注意的事物。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保持环境的安静,家长不要在孩子专心做事时大声讲话、看电视、吃东西等。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让孩子做的事变得有趣, 孩子对有兴趣的东西注意时间会长得多。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让孩子掌握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比如:在看图时,学会用手指着看的地方;在学数数时,用手点着积木块,嘴里说着数等。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让孩子具有竞争意识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增加生活的紧张气息,启发孩子的竞争心理,例如:吃饭的时候让孩子和大人比赛。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过游戏或故事让孩子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说服家里的老人不要过于宠爱孩子。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孩子的磨蹭做一些惩罚,比如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吃完饭,就坚决收拾掉餐桌,不让孩子再吃。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减少责骂和唠叨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孩子做事磨蹭时,家长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用大嗓门冲孩子嚷嚷,甚至打骂孩子。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唠叨他做事慢,久了孩子只会当成耳边风。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孩子对某件事做得较慢时,家长应该首先弄清楚原因,而不是责备。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孩子故意拖延时间来表达对家长不满时,家长要予以道歉。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让孩子树立信心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用表扬来提醒孩子不要磨蹭。例如孩子每天睡觉总是磨磨蹭蹭,妈妈就用孩子爱听的话告诉他“宝宝懂事了,不用妈妈提醒,就上床睡觉了。”通常孩子听到这样的表扬,就会立即钻进被窝。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家长可以自制奖状、小红花给予孩子奖励,让孩子充满自信,磨蹭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Wm1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蚕宝宝怎么养?如何喂养蚕宝宝?
  • 宝宝毛衣编织款式?儿童毛衣编织款式
  • 毛线编织宝宝鞋?毛线拖鞋的钩法
  • 带宝宝出门旅游需要准备什么?
  • 亲子游如何让宝宝玩得开心?
  • 曼陀罗花有毒吗?家里有宝宝能养曼陀罗花吗?
  • 滴水观音有毒吗?家里有宝宝能养滴水观音吗?
  • 家里有宝宝能养观音莲吗?观音莲的养殖方法
  • 家里有宝宝能养橡皮树吗?橡皮树有毒吗?
  • 家里有宝宝能养含羞草吗?含羞草有毒吗?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