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这个事情本来就没有准确定义。每个人胃肠情况不一样,体质也各有不同。有的胃酸多,有的胃酸少。有些是胃溃疡,有些是萎缩性胃炎,有些只是胃动力不足。情况不一样,适合的食物肯定也有所差异。若说每个胃病患者都要吃同样的“养胃食物”,那就不科学了。
对于个人来说,听自己身体的反应,要比听别人的传说更有意义。你的胃是不会骗你的。觉得小米粥舒服就不妨经常喝点,觉得不舒服就少喝或不喝。另外,小米的品种、煮法各地有所区别,可能也会对“养胃”之类效果有相当大的影响。
软糯口感的小米适合胃酸少的人
东北的黏小米,也称为“小黄米”。比较粗散,比较黏糯。黏米饭、黏豆包等小吃,就是用这种小米做的。
对胃酸少的人来说,选择口感软糯一些的为好。对胃酸多的人来说,就不要选择黏小米食用。
现在市场上还有黑小米、绿小米、黄小米和白小米等不同颜色的非黏性品种,其中白小米最好消化,颜色越深的品种,越不适合胃酸少的朋友。
没有精磨的小米利于恢复肠胃功能
如果只是去壳,没有反复碾磨的小米,营养价值会比较高。因较少的加工保留了小米当中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不过,碾磨较少的小米质地会硬一点,需要煮更长时间,充分煮软,才适合消化不良的人。
而碾磨得比较精的小米则吸水特别快,煮十几分钟,甚至煮沸焖十几分钟后,就软烂了。
古代传说中的养人的“米油”,其实就是没有精磨的小米煮出来的上层汤液,其中富含维生素B1、B2、钾等营养成分,也含有少量脂肪和糊精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