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 > 婚姻两性

人类性行为发展史|古人对性爱其实很开放?那些你不知道的性史趣闻

常驻编辑 婚姻两性 2022-08-03删除本文 来源: 性行为   历史性   起源   人类   性革命

性对于人类而言,早已不只是传宗接代的方式,更是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事物。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告子曾言:「食色性也」,表明性慾就像食慾一样,是人们天生具备的本性。在亚洲社会中,对于性的讨论与态度普遍保守,但我们对于性的本质并不需要感到羞愧,他是相当正常且长久的存在。人类性行为发展史相当悠久且多元,不同时期对于性的历史都有记载,当中也不乏古人对于性爱的态度与各式的性革命。跟着本文的介绍,从性的起源到世界各国性史趣闻,揭开人类性行为发展史的面纱。Afr拜客生活常识网

性的起源|杂交其实是优生学,分散风险延续香火

谈到性的起源,美国的心理学家克里斯多夫雷恩(Christopher Ryan)对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性爱方式有这样的见解。他认为杂交是原始人类常见的性爱方式,杂交在现代给人往往都是负面的印象,但对于原始人类来说,那却是在艰苦环境下延续后代最佳的方法。Afr拜客生活常识网

旧石器时代,人们过着四处迁徙採集的生活,没有农耕与土地概念,相形之下,人口就变得相当重要。男性与女性杂交,希望自己的精子能够成功受孕,为自己的族群注入新生人口,在多位竞争者的争夺下,优秀的基因比较容易延续下去。对于女性而言,在旧石器时代严苛的生存环境,若丈夫意外死去自己将难以扶养小孩,杂交可以让族群中其他男性也有责任扶养小孩,分散一夫一妻的风险。回到现代,我们会对杂交产生厌恶与负面想法,其实只是习惯了农耕生活型态下形塑的社会制度,而对于不同时空中的生活型态难以理解。Afr拜客生活常识网

性革命的起点|人类面对面性交,让性不再只是生殖

性革命:人类面对面性爱Afr拜客生活常识网

谈到原始人类的性爱方式,在姿势上与其他物种有所不同。人类常见的性爱姿势为「前入式」,面对面的性交让人类与其他「后入式」性交的物种,多了更多情感交流与性刺激的方式。面对面的性爱可以让双方看到彼此的表情,也让性交脱离「生殖」层面的意义,成为需要双方皆同意才能进行的「亲密」情感。也是基于前入式的性爱姿势,让双方的手都能在性爱时爱抚对方的身体,透过身上的性敏感部位获得性刺激。Afr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类的性爱姿势由「后入式」转变为「前入式」,象徵着人类社会对于伴侣关係的确立。性爱不再只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是由男女双方共同发起,两者皆能在过程当中享受与对方的情感交流,这样的变化就宛如人类性爱史上的革命,赋予了性爱不同的意义。Afr拜客生活常识网

性的历史|你的阴茎不是你的阴茎,古今的生殖器崇拜

性爱姿势的不同,带给人们对于性行为的新体验,古人普遍认为性爱是神圣的一件事,因为他既可以带给人类如此神奇的快乐,又能够诞生新生命,他们觉得生殖器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份,而是独立于身体以外的神圣存在,这造就了他们对于生殖器的崇拜,尤其以男性的阴茎最为明显。Afr拜客生活常识网

各地的原住民普遍都有生殖器崇拜的现象,例如居住于东非的游牧民族「玛赛人」,他们认为遮蔽自己的生殖器是一件羞耻的事,应该要将其自然的露出。而在古埃及的壁画当中,更能见到勃起的阴茎画像,古希腊与古罗马也常有木製或石头製的阴茎雕像,还会被当地妇女当成怀孕之神,想要得子的妇女都会去朝拜与抚摸阴茎神像。时至今日,在日本部分地方的神社还会举办生殖器崇拜祭典,抬着木製的阴茎神像,祈求丰收与子嗣兴旺,甚至将阴茎的形象製作成护身符。由此可见,不论过去或是现在,人们对于性的好奇与崇拜仍然存在。Afr拜客生活常识网

古人的性爱节日|古希腊春心蕩漾的酒神节

日本有以阴茎神像保佑丰收的祭典,在古希腊也有一个祈求丰收与性爱的节日。3月17日对于希腊人而言是种植日,那天是属于酒神巴卡斯的节日,他们相信酒神能够保佑他们的作物顺利生长。因此人们会带着巴卡斯的形象象徵-男性生殖器的雕像上街,走遍大街小巷以求酒神的保佑。妇女们会製作花冠,放上阴茎雕像表示尊敬。在乡村地区,人们会在这个节日停止劳动,并且在路边性爱以庆祝这个日子,因为他们相信酒神节同时也是巴卡斯与他的妻子阿裏阿德涅的结婚纪念日。甚至还会有人组成秘密团体,入会的成员在大量美酒、欢快音乐的催化下,尽情的以神的名义杂交性爱。

相关阅读:

  • 交往多久发生性行为合适
  • 高危性行为后三大检查有哪些
  • 一次高危不必过于担心感染性疾病吗
  • 一次高危性行为感染率大吗
  • 时间短怎么样才能保持时间久?
  • 爱爱后感到悲伤是怎么一回事
  • 技巧分享,如何让女生快速潮吹
  • 九浅一深是什么意思呀,该如何操作呢
  • 分手后要打分手炮吗
  • 男朋友非要往我私处滴油,我该拒绝吗?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