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女性健康

女性月经不调的调养秘笈

常驻编辑 女性健康 2021-07-10 月经   月经不调

女性月经不调的调养秘笈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女性月经不调的调养秘笈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月经不调患者的生活宜忌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1)防止受寒。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定要注意经期勿冒雨涉水,无论何时都要避免使小腹受寒。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2)调整自己的心态。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你的月经不调是由于受挫折、压力大而造成的,那么你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而是如果你已经月经不调,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必要的。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3)生活有规律。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熬夜、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都会导致月经不调。让你的生活有规律,你的月经可能就会恢复正常。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4)忌合辛辣食物。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忌食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它们刺激人体内分泌系统,郁积心大,容易导致病发。多食用一些清淡的食物,可以有利于体内经脉通畅、协调内分泌系统,有效的预防月经不调。血热者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运火之物。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女人月经不调 有些原因在做怪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1、嗜好酒烟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烟雾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故妇女应不吸烟,少饮酒。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2、情绪异常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3、过度节食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4、起居无度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研究,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女性月经不调经典食疗方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1、黑木耳红枣茶: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2、浓茶红糖饮: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茶叶、红糖各适量。煮浓茶一碗,去渣,放红糖溶化后饮。每日一次。功能清热、调经。主治月经先期量多。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3、山楂红糖饮: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4、茴香酒: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克,将小茴香、青皮洗净,入酒内浸泡3天,即可饮用。每次15-30克,每日2次,如不耐酒者,可以醋代之。功能疏肝理气。主治经期先期先后不定、经色正常、无块行而不畅、乳房及小腹胀痛等症。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5、山楂红花酒: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山楂30克,红花15克,白酒250克,将上药入酒中浸泡1周。每次45~30克,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不醉为度。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腹痛、血块排出后痛减。注意忌食生冷勿受寒凉。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注意日常细节能更好的预防月经不调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1、避免劳累: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过度劳累,老则气耗,气虚血失统摄,易发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崩漏等。故经期不宜参加强体力劳动与剧烈体育运动等多种月经不调的预防。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2、保持清洁: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宜盆浴、阴道洗涤,严禁房事,以免感染湿热邪毒、病虫,损伤冲任、胞宫而发生妇科病。同时注意外阴清洁,卫生巾和内裤要柔软,勤更换等一系列月经不调的预防。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3、调畅情志: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月经期经血下泄,阴血偏虚,肝气偏盛,此时情绪易于波动。故经期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等各种月经不调的预防,以免加重经期不适或月经病的发生。gOZ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