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女性健康

女性冬季手脚冰凉 多喝橘皮水重获温暖

常驻编辑 女性健康 2021-07-10 手脚冰冷

女性冬季手脚冰凉 多喝橘皮水重获温暖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女性冬季手脚冰凉 多喝橘皮水重获温暖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是疾病原因引起的,自然需要先治疗疾病。对于非疾病原因的手脚冰凉,要从日常生活各方面来着手,快快开始运动、食疗、吃药膳、泡澡、按摩……自然会四肢温暖、面色红润,一起了解一下吧。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日本科学家发现,桔子皮中提取的橙皮甙,添加到饮用水中,可明显改善女性手脚冰凉的现象。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10名患手脚冰凉症的女性饮用橙皮甙水,10名患者饮用纯水。两小时后让她们把双手浸泡在冷水里1分钟,然后检测其血流和温度的恢复情况。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结果表明,喝纯水的一组,40分钟后手的温度仍未恢复,而喝橙皮甙水的一组,只需30至35分钟手就恢复到冷水浸泡之前的温度,指尖的毛细血管血流明显改善。冬天一些人总感觉手脚冰凉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界的温度降低,阳气不足,而人体自身的阳气也会不足,身体出现阳虚的表现。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此,缓解秋冬季女人手脚冰凉,就让桔皮来帮你,改善疾病,重获温暖。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此之外,缓解女性手脚冰凉还有其他6个攻略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攻略1:勤运动、勤甩手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建议女性朋友一早起来做做运动,健走是最佳选择喔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往前走,双手顺便甩一甩,走上30分钟,促进气血运行,全身就会暖呼呼,因为一早就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所以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喔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你也可以试试简单的爬楼梯、原地跳跃,动个20分钟,达到稍微流汗的程度,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工作40分钟后,最好站起来走一走、踏踏步,工作中也不时地动动手指、脚趾,皆可帮助血液循环。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攻略2:多补充维他命E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维他命E可扩张末梢血管,对于末梢血液循环畅通很有帮助,但维他命E的效果较缓慢,须持续3个月才可见效,而且每天必须服用210-250IU才足够。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攻略3:多吃含烟碱酸的食物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烟碱酸对于稳定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很有帮助,也可改善神经紧张、紧张性腹泻、皮肤炎,更可扩张末梢血管,改善手脚冰冷,如果大量服用,还会脸部通红、发烫呢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攻略1:烟碱酸在哪里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烟碱酸在动物肝脏、蛋、牛奶、起士、糙米、全麦制品、芝麻、香菇、花生、绿豆、咖啡中,含量都很丰富。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攻略2:维他命B群可帮助合成烟碱酸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维生素B1、B2、B6能帮助烟碱酸的合成,想促进末梢血管扩张,每天可补充30-60mg的维他命B群。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攻略3:多吃坚果、胡萝卜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可藉由日常食补法,让身体暖一暖,如坚果类的核桃仁、芝麻、松子等;蔬菜类的韭菜、胡萝卜、甘蓝菜、菠菜等;水果类的杏、桃、木瓜等,都是饮食最佳选择,其它如牛肉、羊肉、海鲜类、四神、糯米、糙米、黄豆、豆腐、芝麻、红糖等都属于温热性食物,是手脚冰冷的人应多选用的食材。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要特别提醒,容易手脚冰冷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饮。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攻略4:培养吃辛辣食物的习惯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辣椒、胡椒、芥末、大蒜、青葱、咖哩等辛香料,可促进血液循环,利用平常饮食时,搭配食用,例如吃炒面、炒米粉时就加点辣椒酱;喝汤时就多加点胡椒粉;吃水饺时,配碗酸辣汤,无形中就吃进好多辛香料啰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攻略5:常吃温补食物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人参茶、姜母鸭、桂圆茶、黑芝麻、甜汤圆等,冬天吃不仅让身子暖,可以达到补身的功效,手脚也能不再冰冷。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药中有许多药物可改善及预防手脚冰冷,如人参、党参、当归、丹参、北耆、鹿茸、兔丝子、巴戟天、玉桂、肉苁蓉、仙茅、玉桂子、桂枝、麻黄、干姜、花椒、胡椒、肉豆蔻、草豆蔻等,不论是泡茶、熬煮、入菜,多多食用就对啦。mCI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如何抵御手脚冰凉?
  • 手脚冰凉怎么办 九种食物让你暖和起来
  • 手脚冰凉吃什么好?5款暖身御寒汤水推荐
  • 手脚冰凉喝普洱茶 7款冬季养生茶推荐
  • 冬季手脚冰凉吃什么好?温暖度冬的食疗方法推荐
  • 吃什么可以缓解手脚冰凉?
  • 手脚冰冷原因不同 学会6招过个暖冬
  • 冬季手脚冰冷 5个“回暖方”助你回暖
  • 手脚冰凉的人有哪些禁忌?
  • 导致手脚冰凉的原因有哪些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