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女性健康

治疗痛经的6款药粥 有效缓解痛经

常驻编辑 女性健康 2021-07-10 痛经

治疗痛经的6款药粥 有效缓解痛经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治疗痛经的6款药粥 有效缓解痛经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多女性月经期常会出现经痛的情况,表现为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介绍几则药粥方,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1、八珍粥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茯苓、炙甘草、白术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八珍口服液1支,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剂,经期服用,连续5~7天。可益气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痛经。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2、元胡止痛粥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元胡、白芷、益母草、红花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经前3~5天服用,连续5~7天。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适用于患者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不愿按压,或伴有乳胁胀痛,经量少而不畅,色黑有血块,血块下出后疼痛减轻,四肢欠温,大便不实等。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3、胶艾四物粥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阿胶、艾叶、熟地黄、川芎、炙甘草、当归、白芍、党参、黄芪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阿胶、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经前3~5天服用,连续5~7天。可温经散寒,除湿止痛。适用于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暗,有血块,伴有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4、胎盘鹿蓉粥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胎盘、鹿肉各适量,肉苁蓉1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胎盘、羊肉择净,剁为肉泥,用酱油、淀粉、料酒、食醋拌匀备用。先取肉苁蓉、大米煮粥,待沸后放胎盘瘦肉泥,煮至粥熟时,用川椒粉、食盐、味精、葱花、姜末等调味,煮至粥熟服食,每日2剂,经期服用,连续5~7天。可调补肝肾,温经止痛。适用于经后小腹隐痛,经来色淡量少,腰脊酸楚,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5、鱼鳔补肾粥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枸杞子、大枣、枣皮、鱼鳔各10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将鱼鳔发开,洗净,切细,用香油烹炒一下,而后与枸杞子、二枣、大米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川椒、食盐、味精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经期服用,连续5~7天。可调补肝肾,温经止痛。适用于经后小腹疼痛。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6、归脾粥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茯苓各10克,大枣5枚,甘草5克,生姜3片,大米50克,红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经期服用,连续5~7天。可益气养血,养胞止痛。适用于经期或经后隐痛,喜按压,经量少而质稀,形寒肢疲,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痛经的注意事项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1、月经来潮的前一周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女性朋友可以多吃豆类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应忌食咸食。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2、忌生冷,宜温热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月经期如食生冷,一则伤脾胃碍消化,二则易损伤人体阳气,易生内寒,寒气凝滞,可使血运行不畅,造成经血过少,甚至痛经。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3、忌酸辣,宜清淡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保持营养的需要,饮食应以新鲜为宜。新鲜食物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而且营养破坏较少,污染也小。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4、多喝些补气血的饮品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尤其是需要长期调理,例如红姜茶,阿胶,桂圆等。来补充气血。1Fk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6类痛经辩证食疗
  • 女人痛经吃它好得快
  • 野葛根的作用与功效 女人服用它改善痛经
  • 治痛经的方法 怎样能够解决女人痛经
  • 痛经的女纸伤不起 痛经疼起来是什么感觉
  • 痛经昏厥后的中医治疗
  • 怎样用药膳治疗痛经
  • 哪些中成药可以治疗痛经?
  • 经期痛经昏厥 中医治疗
  • 速效救心丸可缓解痛经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