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廓畸形,又分为结构畸形和形态畸形。结构畸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耳畸形,大部分都是伴有软骨发育不全,而且常常合并有外耳道畸形和中耳畸形,很多同时伴有听力的影响,关于这块内容今天暂不讨论。而形态畸形,是因为耳廓肌肉发育异常或异常外力作用引起的扭曲变形,不伴有软骨量减少,耳廓软骨发育完整,也不伴有外耳道和中耳的畸形,一般听力筛查也通过,但耳廓形态出现异常。表现可以是多样性的,根据形态不同,也取了不同的名字,包括但不限于招风耳,猿耳,垂耳,杯状耳,隐耳,耳甲腔异常突起,耳轮畸形,耳甲粘连畸形、合并有两种以上畸形的复合畸形,以及其他的耳廓扭曲变形。

(图片来源:先天性耳廓畸形耳模型矫正技术专家共识)总之,我们看到的 “什么也不缺,但看着就是不那么完美”的耳廓都可以归类于耳廓形态畸形。
发病率高,影响心理健康
耳廓形态畸形的发病率非常高,在中国和日本,分别是43.46%和55.2%,美国是20%~30%。

单纯的耳廓形态畸形并不影响耳朵的功能,只要听力筛查是通过的,宝宝的听力就不会受影响。不过研究显示,耳廓畸形对于孩子的心理或存在影响。回忆一下,自己或者自己周围的人,有没有因为身体上的某些特点或不同之处被取过外号?
耳廓畸形可以通过矫正来解决
以前发现这种问题,医生一般会和家长说:“这并不影响功能,不用在意!如果实在是不能接受,那可以等孩子6岁以后,进行手术矫正。”现在,有了新的选择——先天性耳廓畸形耳模无创矫正技术。

那么,什么是“耳廓无创矫正”?这项技术的原理是什么?首先,你知道下图中的“人参果”是怎么种出来的吗?在果子还没长大的时候,把它们放在定型的模具里,让果子按照模具的形状生长。

其实在新生儿期,耳朵也可以按模具的形状生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用非手术方法矫正先天性耳廓畸形。从最早的用外科胶带、绷带,到后面用一些条形的夹板,夹子式的耳模,一直到近年来综合式的耳模矫正器问世,无创耳廓矫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