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关于孩子识字这个问题,其实挺困扰家长的。
要是在学龄前识字,幼儿园又不教,那么谁教?怎么教?教多少字?会不会是超前教育,破坏孩子未来学习力?
要是在学龄前不识字,那么孩子上小学后,会不会跟不上?毕竟别人家孩子,都在识字了。
这些问题,困扰了无数的家长,也包括果妈自己。
开心果又正处于幼儿园期间,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果妈便请教了不少有经验的教师,翻阅了不少儿童敏感期的书籍,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给到家长们帮助。

01 幼儿园的孩子到底该不该识字?资深小学老师用经验,总结出真相
果妈的一位亲戚,是退休语文老师,她和她的同事们都认为,幼儿园的孩子,一定是要识字的。这位亲戚,作为一位资深的小学老师,用他多年的经验,总结了这几个真相。
真相1:没有识字量,易缺乏自主学习力
上小学后,孩子们需要做的题目,有很多,一开始的时候,老师也会给孩子们读题目,但是遍数是有限的。包括回家之后,孩子要做作业,也得家长帮着读题目。
在“读题目”这件事情中,如果孩子形成依赖,那么他们便会逐渐缺乏自主学习力。
而那些识字的孩子,无需老师家长读题,自己就已经一路做题做下去了,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都在自主完成学习,不需要依附别人。

真相2:没有识字量,就没有阅读量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对于小学生而言,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课外阅读任务。如果孩子没有一定的识字量,那么如何阅读?进入小学,家长不可能再如幼儿园时一般,为孩子讲绘本,此时小学的孩子,已经到了文字自主阅读习惯养成的黄金期。
没有识字量,孩子连啃课本知识都费力,更何况课外阅读。
真相3:没有识字量,会“步步跟不上”
小学的教学,是零基础教学,但却也不是零基础教学。怎么说?
小学教学的开始,确实是从最简单的开始,这是零基础教学。
但是,因为很多孩子都已经在学龄前认字了,所以课堂教学的进度,是非常快的,这速度,是一个零基础的孩子所跟不上的。所以,小学也并不是真正的零基础教学。

孩子若是没有一定的识字量,那么不但课堂上的内容无法快速跟上,而且课后自己想要复习,也会受到识字量的限制。
到时候,就真的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总的来说:从老师角度的经验来看,学龄前识字,是非常有必要的。
02 打破常规认知:识字最佳年龄,不是小学
幼儿园期间是否该识字,很多家长困惑的一个点,便是学龄前的孩子,是否适合识字,是不是到了小学识字,才符合孩子的客观发展规律。
其实,这一点有些打破我们的常规认知:孩子识字的最佳年龄,还真不是小学,恰恰是幼儿园期间,也就是3-6岁。

蒙台梭利认为,3-6岁是孩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具有形、象、义的特点。
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在认字的过程,其实也是认词、将字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过程。既符合孩子的发育关键期,又能够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打破了我们的常规认知,其实家长就能够更放心地带着幼儿园的孩子去识字了。
只是,即便3-6岁是孩子识字的关键期,家长也要找对方法,不要让敏感期、关键期,变成超前教育。
03 让识字远离超前教育,关键在2点
关键点1:认字方式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龄前孩子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也就是游戏。所以,3-6岁年龄段的孩子识字的最好方式,就是游戏,学中玩,玩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