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将至
一些家长又不惜花费近万元
准备将娃送去军事训练营
但凭借短期的军事训练
真的能像宣传那样
让孩子“改掉拖拉、懒散的习惯”
从“熊孩子”蜕变成“别人家的孩子”吗
来看《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
家长对训练营抱有期许
记者搜索多个网络平台发现,各地都有军事训练营,多招收7至16岁学生,训练天数多为7至30天,价格从3000元到1万元不等。
训练营都有哪些军事训练?记者对各家训练营招生简章和视频进行了梳理,发现不同训练营的训练科目、训练强度各不相同。有的训练营的训练较为温和,有战地救护训练、拳术训练、枪械知识普及等课程;而有的训练营被称作“魔鬼训练”,记者在其宣传视频中看到训练内容有在泥泞地、水洼中匍匐前进和负重越野等项目。

资料图片
据了解,很多家长送孩子进入军事训练营吃苦的初衷,就是要改掉孩子身上的坏毛病,认为短期吃苦是磨练孩子的意志,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大有益处。“今天不吃苦,将来就会吃更多的苦。小时候多吃苦、吃大苦,才会让孩子变得懂事。”采访中,北京8岁男孩的妈妈刘瑾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
改变孩子性格不能“速成”
记者看到,有的军事训练营打出的宣传口号是“给叛逆的孩子找训练营”“针对叛逆期青少年”“行为习惯矫正教育”。经过训练,孩子真的会有所改变吗?
刘瑾告诉记者:“孩子参加了训练营以后,吃完饭知道收碗筷了,也知道按时起床、叠被子了,不再是‘甩手掌柜’,而且他自己的小件衣物也都自己洗了,这些改变让我们很高兴。”但在她心里也有一个担忧,那就是结束14天封闭训练时,孩子见到她的第一句话是“别让我再来了,教练太凶了,我有心理阴影”。
北京另一位12岁女孩的家长对记者说:“孩子经过军事训练后似乎没什么变化,回家只说累,整整两天,除了吃饭就是睡。原本想着让她在训练中吃苦、受挫折,锻炼胆量与抗压能力,没想到回家后一如既往,看不出任何变化。”
家长们的出发点大同小异,希望孩子们在训练中得到教育、变得更完美,但最多一个月的训练不是教育的灵丹妙药。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唐远清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
“盲目崇尚吃苦的教育理念值得商榷。孩子坚强、勇敢、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其坚定的支持,使其产生对家庭、社会的信任,可以更从容地面对挑战。挫折教育不是让孩子对挫折麻木,而是让孩子不惧怕挫折。
让孩子吃苦、受挫折可以采用其他温和的方式,比如家长带孩子野营,共同进行体育运动,当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共同面对、共同克服。
而且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有的孩子抗压能力较弱,就更不能采取高压方式,不然很可能对孩子心理产生负面作用。”
Super军事夏令营创始人夏营长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训练营孩子们过的是集体生活,整体的环境改变了,行为也会随之改变,拖拉、懒散等不良习惯会暂时消失。但是回到家,环境、要求没有训练营严格,孩子便会松懈。”
唐远清还表示,习惯和道德的养成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促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其中就包括家长的以身作则,在尊重的基础上积极与孩子沟通,对孩子进行引导。
选错训练机构事与愿违
近段时间,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有家长反映孩子参加了湖南战鹰素质户外拓展有限公司开办的湖南战鹰军校的训练,结果孩子没有养成优良习惯,反而学会了说脏话。向孩子了解后得知,教官会随口说脏话,如果不听话还会踢孩子。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该公司于2021年12月成立,但记者多次拨打其电话都无人接听。

夏营长告诉记者:“目前,军事训练营、夏令营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真正符合要求的并不多。临时性是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因为训练营都是在假期里开展,暑假是最为集中的一段时间。假期结束,就没有了学员,人员、场地也就没有必要留着。因此,不少机构跟教官的合约就一两个月。不少没有教学经验的人会在假期被找来担任临时教官。还有的机构在开营期间临时租用一块场地进行训练、住宿。从场地到人员都是临时租用,教学大纲、教学研究就更谈不上,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