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应不应该上培训班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多家长心里都十分明了,不少的家长都觉得孩子自然是要上培训班的,这样自己的孩子才能够“先人一步”,才能够变得更加优秀。
但是,这些家长们的想法真的正确吗?孩子“不停上培训班”真的会更加优秀吗?
说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吧。之前,我还在做儿童游泳引导教学的手,我班里有一名叫做小昭的女孩,她的年纪最小,在上小学。
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这个女孩的性子似乎和年龄有点不太相符,比较急躁,在练习动作的时候,如果自己段时间内不能够掌握,就会表现处于一种着急的情绪,似乎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因为一般学习游泳的时候,一个动作最少是需要练习一节课的,有些重要的动作还需要练习多节课才行,毕竟打好基础以后才会游的标准。
看到小昭着急的样子,我便去安慰小昭,告诉小昭不着急,咱们的课程有10节课,学不会的话还可以继续接受5节课的免费指导,让她慢慢学。
但是,之后小昭对我说的话,让我很震惊,因为小昭告诉我,她没有时间,她有很多的培训班要上,自己必须在10节课或是更少的课程时间内学会,不然其他课程就没办法安排,妈妈也会失望的。
看到孩子的这个样子,我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很难受。后来小昭妈妈来接孩子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小昭的生活真的是非常紧迫的,每天除了上学就是满满的培训班安排,包括艺术方面、体育方面等多个培训班,我感觉那种培训强度,连我都受不了,几乎是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学学学,一直到晚上睡觉前都排的满满的,根本没有自己一丁点的娱乐时间。
当时我就担心孩子这样会出问题,但是她妈妈却认为“现在不学何时学?”由于话语权有限,我也只能够独自叹息。
果不其然,在几年之后,我再次听说同队的教练跟我提起小昭,她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似乎自身的发展与当时的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3个原因说到了根上,建议家长看看
过多的培训班会导致孩子厌学
小昭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下,最终也没有撑多久,还是慢慢的产生了极强的厌学情绪。
并且这种情绪并不仅仅存在于文化科目的学习上,并且还涉及到了一些其它兴趣类课程,比如音乐、美术等。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兴趣班方面,小昭的妈妈并不是按照孩子的兴趣来报班的,而是为了让孩子“多才多艺”而报班的,从而导致孩子长期学习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东西,最终产生厌烦情绪。
而在文化课方面,小昭白天接受完学校教育,放学之后还需要接受补习班的学习压力,并且没有自身的情绪释放时间,最终导致压力堆积无从释放,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过多的培训班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小昭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其实这也是当初她的妈妈让她学习游泳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
不过,效果并不是很大,因为小昭的学习压力太大了,身体负荷根本不是游个泳就能够放松的。
要知道孩子的身体健康,不仅会受到饮食的影响,还会受到情绪心里的影响,如果孩子长期在大量的压力之下,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而由于小昭长期的精力消耗过量,精神紧张,小昭的抵抗力也下降了,所以,经常是小病不断,请假,从而影响学业。
被迫上培训班会降低孩子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