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上的培训班越多,将来就越聪明,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孩子聪不聪明,和多种因素都有关,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孩子的饮食、睡眠、运动、见识、积极性。
而上培训班主要和见识与积极性有关,如果孩子自己想上培训班,那么就会在培训班得到见识增长。
但如果孩子被迫上培训班,不但不会长见识,还会积攒负面情绪,导致负面结果出现,就像孩子学习不好,结果送孩子上培训班之后,孩子学习更差了,就是因为这个问题。
那么,孩子要是不上培训班,“一直玩”的话好吗?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李玫瑾就曾经表示: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
也就是说,孩子小时候,最重要的是快乐,并不是学习、培训、辅导。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孩子学习不重要吗?
其实并不是,是因为快乐能够给予孩子强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孩子天生带有的好奇心、求知欲,会在孩子强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影响下充分发展,让孩子主动的去学习、去锻炼,而孩子在积极状态下将会获得极高的学习、成长效率。
在这时候,家长只需要负责提供孩子学习所需要的资源即可,其实根本不需要太过费心。
其实,在玩中学习反而是更好的教育方式,而“不停上培训”的孩子,很可能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过大,导致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各方面都受到影响。
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而“玩”与上培训班本身也不冲突。家长可以让孩子在“玩”的同时高效学习,比如顺着孩子的兴趣给孩子报培训班,这样不仅能够坚持下来,还能让孩子获得志同道合的朋友。
结语
家长们关心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家长们要学会使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不然的话只会适得其反。那么,你觉得孩子“一直玩”好,还是“不停上培训班”好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