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曾看过一则新闻:
一个名叫李麟青的脑瘫患者,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学位。
他是该院成立以来,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残障人士。
或许有人好奇,一个脑瘫患儿,是如何一步步走入高级学府,又是如何取得博士学位的呢?
其实,答案就写在李麟青的妈妈张沁身上。
虽然儿子1岁起就被确诊为脑瘫。
但是在妈妈看来,儿子跟正常的孩子没有什么不一样,他也应该有精彩、完整的人生。
所以,妈妈一遍遍告诉李麟青:你就是正常人,你不拿残疾当借口,它就不会阻挡你想做的一切。
在妈妈的肯定和鼓励下,只有三根手指能自由活动的李麟青每天不停地练字、做题。
一有时间,就投身于阅读的海洋中。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李麟青花了整整15年。
但好在,如今,他不仅取得了博士学位,还成立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将用他学到的知识帮助更多残障人士自由地出行和生活。
有的孩子生来残缺,但有了父母的支持和肯定,他们照样能用自信和乐观塑造传奇般的人生。
这,就是祝福的力量。
特蕾莎修女曾说:
“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信任。”
对一个孩子而言,最深的恐惧,不是犯错,不是当众难堪,更不是生而苦难。
而是当自己犯错、难堪,生来就与他人不同时,自己身边始终充斥着来自父母的打击、讽刺和不屑一顾。
这些负面的评价,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好。
反而会让孩子在自暴自弃中,变成父母最嫌弃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