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我们难免功利。
买很多名著,是希望孩子作文写得好;
报兴趣班,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学才艺,是想看对升学有没有帮助;
我们希不希望孩子做一件事的判断标准,就看有没有用,尤其是对学习来说是否有用。
然而,当我们抱着功利心去做某件事,最后的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
在功利之下,是父母深层次的焦虑,孩子也深受影响,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过早地失去了学习兴趣。
养育之路,我们越急着去获得成果,往往失去的也会更多。
有时候,放慢脚步去做一些“无用之事”,孩子的收获反而会让你惊喜。
01
第一件“无用的事”:玩
有位幼儿园老师曾说:“教书这么多年,我最常听到的问题就是家长担心地问:孩子是不是每天都在玩?”
当得知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家长们免不了抱怨:“不学拼音?不学加减法吗?回头上小学跟不上怎么办?”
在父母看来,玩就是最“无用”的事。
在孩子的成长中,玩耍时间总是最先被牺牲和舍弃的。
似乎玩与学是对立的,甚至是有害的。
其实,游戏与玩耍对孩子来说,比我们想象中更加重要,它们不仅能培养孩子各项能力,也是孩子童年幸福的保证。
拿“过家家”来说,这几乎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玩的一种角色扮演游戏,桌子上摆满瓶瓶罐罐假装做饭,拿着勺子假装给毛绒玩具喂食物,你扮演爸爸,我扮演妈妈......
看似无聊、无意义的玩耍行为中,孩子锻炼了自己的精细动作,提升了语言沟通的能力,他们用这种方式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同时还学会了分工与合作。
即使没有这些益处,玩耍时的纯粹快乐,也是一种收获。
对于孩子而言,看似无聊的行为里,蕴藏着终生受用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