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育儿经#家有俩宝,一儿一女,大宝已十八岁,二宝刚六岁,关于养孩子千个家庭肯定有千个模式,但也有相同之处,哪便是无不希望孩子做一个善良,独立,上进的人,我们家亦是如此,但这些似乎又刻意教不来,只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我家确切的说是没什么模式可循的,如果非得找一个词,那便是散养。
我开童装店,顾客也都是宝妈们,有很多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她们经常为孩子学习,为补习班,为兴趣班,为饮食等等各种纠结,各种抓狂,我似乎从未有过类似烦忧。
老大小时候,我和老公都在北京上班,为了孩子不做留守儿童,我们始终把孩子带在身边,早送幼儿园晚下班后节回家,我们吃什么孩子吃什么,孩子也不怎么挑食,胃口还挺好,吃么么香,周末时候带他去图书馆,打卡各处景点,应该说很少耗在家里,因为玩儿的累,孩子作息也很规律,晚上九点半就上床准备睡觉了。
小学时,放学后自己半个小时写完学校作业,就下楼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耍,周末爬山或继续图书馆,景点,暑假外地小游一下,寒假回老家,没有报任何补习班,孩子喜欢游泳,报过一个游泳班,五六年级因为想减肥就报了一个足球班,不曾想,这两个都成为了他成年后的兴趣爱好。
因为我们从不给他额外作业,他有更多的时间,早早的学会了做饭,也因为我们很少干涉他的想法和社交,他思想一直都很独立,也在每个阶段都有很好的同学朋友,八九岁做表哥表姐的向导游玩北京,十二三岁带着我和几个月的妹妹上海,杭州,南京一周游,十五六岁独自山东济南游趵突泉,夜爬泰山,当然,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也非常不错,是很多家长羡慕的那种孩子。
他很独立,或许我能力有限,也许是我们方法不得当,这样的散养在我们回郑州之后并不适宜,环境逼人,我们开始过问学习,至此学习逐渐下降,叛逆的我无能掌控,这应该是最最遗憾的,高中三年疫情三年,我们很难左右他,更因为他自己努力不够,今年高考上了一个并不算理想的大学,但还好他依然很积极,从报考到学校到选专业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我们提出建议但最终还是他自己来决定,目前
虽然疫情封控在家,但已与在校的老师同学建立了很好的联系,相信到校后也能很适应的。
二宝是姑娘,性格与哥哥有很大差异,动手能力强,话唠,喜欢画画,我们应该还是如此,顺着孩子走,给她报一个美术班,增加她的阅读力,疫情过后,多带她外出增长见识,与养老大的路子大同小异,只是在青春期要好好引导了。
也许很多人并不认可我们这样养孩子,教孩子,会感觉有点儿不负责任,但我个人又想不出更好的方式,那就跟着感觉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