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孩子不想去姥姥家,有时候真不是“白眼狼”,而是外部环境带给孩子的压力,让他心生抵触。
在此提醒大家,存在攀比行为的家长,一定要及时改正哦,给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聚餐环境。
让孩子们都带着一颗快乐的心,与姥姥相聚,吃大餐、闲话家长,岂不美哉!

不可否认,我们与身边人接触的频率,与“人生排序”有直接的联系。
在很多人内心中,将伴侣、自己和孩子放在第一位,隔代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只能排在第三梯队。
但这个人生排序,并非一成不变,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阅历,也让排序变得错综复杂。
对于未婚的人来说,父母和自己的地位,往往超过一切。
而对于结婚生子的人来说,他们的排序常常是:孩子,父母,伴侣和自己。
但你们会发现,无论如何排序,隔代的老人很少上榜,或许他们只短暂地出现在幼时孩子的人生排序表上。
随着年龄增长,占据我们内心的人与物,变得更加繁杂。
工作、恋爱、结婚、再到生娃,我们心底在乎的人多了起来。
那么相应的,姥姥可能要从曾经的第二梯队,掉落到第三梯队,甚至更远。
同事阿秋曾分享过,自己在不同阶段的人生排序。
小时候,她被放在姥姥家寄养,所以那时候姥姥成为她的整个天地,她的人生排序是:
姥姥、父母和自己。

慢慢长大后,被父母接回身边上学,她的人生排序发生了一点变化:父母、自己和姥姥。
工作谈恋爱之后,人生排序又变成:父母、对象、自己和姥姥。
再到结婚生娃,姥姥已经掉出了她的人生排序表。
由此可见,孩子长大后,并不是不愿去姥姥家,而是情感上的亲密度,发生了变化,姥姥只能排在重之人后面。
而一个人的精力本就有限,一来二去,去姥姥家次数自然屈指可数。
但无论多忙,姥姥的排序有多靠后,也要记得给姥姥一点时间。
小时候,是姥姥给了孩子大量的爱与陪伴。
现在,需要长大后的我们“乌鸦反哺”,多回馈姥姥一点,有一点是一点,千万别吝啬。

朋友三三讲述过自己与姥姥不亲近的原因是,亲人间的“拉踩”,让她生烦。
小时候,三三每次去姥姥家,姥姥都格外热情,给她买好吃的、好看的衣服,做大餐......

但每次姥姥都会跟着问一句:“姥姥好不好,是不是最爱姥姥...”
而且一旦姥姥给自己买礼物,亲妈也会跟着插一脚,问一句:
“奶奶好还是姥姥好?”
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时,亲妈还会再接再厉:
“你奶奶会给你买嘛,还不是你姥姥最疼你,长大后要记得孝顺她。”
三三也承认,姥姥很疼自己,她也下决心长大后要孝顺姥姥。

但时间长了,随着自己年龄与阅历增长后,她有点反感这种拉踩行为。
虽然奶奶不像姥姥那般,每次见面都会买好多东西。
但奶奶细水流长的爱意与关心,也成为她童年时光中,一抹不可缺的暖色。
每到夏季,奶奶都会将西瓜放到井水中冰镇,等她放学回来后,给她挖中间嘴甜的部分。
每次妈妈责骂她时,都是奶奶坚定地站在自己身边,事后做好吃的哄三三......
三三不明白,都是自己的亲人,为何要相互比较???
这种比较不仅出现在姥姥身上,生活中,也有一些喜欢将孩子占为己有的奶奶。

每次听到孩子要去姥姥家,她们都会不开心,甚至会“从中作梗”。
其实,可以理解老人比较的行为,都是源于太过于爱孩子的心理。
不过要注意一点:可以心生比较,但要注意度。
不要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更不要做一些“从中作梗”的把戏,阻止孩子与姥姥/奶奶相见。
退一万步来讲,只要对孩子好,他们都能感觉到,不用拉踩来彰显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要知道,在你不经意的拉踩瞬间,已悄然将孩子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