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栖息地的海豚有着不同的狩猎招式,有些可能会用一记漂亮的甩尾将鱼击晕,甚至在杀戮之前把它们抛向空中。这被称为“踢鱼”或“捶鱼”。
澳大利亚的一些宽吻海豚在吞掉章鱼前会出招将它们拍离水面,这样能够解除章鱼腕足的吸力。
其他时候,海豚的拍打可能另有目的。在澳大利亚鲨鱼湾,一些海豚用鼻子在海底的海草中觅食时会猛击水面,这也许是为了把躲藏其中的鱼吓出来。科学家们给这种行为起了个绰号叫“扑通”(kerplunking)。
合作觅食:一锅端
许多动物会一起对付猎物,就像海豚在进行泥环捕食时那样。但很少有动物与人类合作狩猎。
巴西拉古纳,宽吻海豚把鱼赶到岸边。渔夫们就站在那里,水已经没到胸前,他们在等待时机,一旦海豚接近,马上撒网,将鱼一网打尽。
“对渔民来说,当他们遵循海豚的指示时,他们的收获就会更多,有时甚至能捕到更大的鲻鱼,”Mauricio Cantor说道。“近岸的海水可能非常浑浊,你根本看不见鱼在哪里,这更凸显了海豚的重要性。”
当然,海豚不存在看不见的情况。它们可以利用体内的声纳,即回声定位能力,“看到”它们。Cantor说,海豚们也会从中受益,因为渔民和渔网就像一道屏障,可以拦住被它们驱赶的鱼群。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大约120年前巴西就有这样的记录。
还有一个海豚物种也会使用合作觅食方式,即缅甸的伊河海豚。
海绵和剥壳:捕食工具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跟踪鲨鱼湾的几十只海豚,它们践行“海绵捕食法”,这是动物使用工具的一个典型例子。
当海豚在多石的海床上搜寻鱼类时,它会从海床上撕下一块海绵,并把这种柔软的动物推到自己的鼻子上,作为保护。海绵还能帮助海豚捕捉到那些可以躲避其天然声纳的小鱼。
Mann称,使用海绵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根据她的研究,这能使海豚在文化上有别于它们的邻居。
“使用海绵的海豚确实更独立、更不爱交际,”她说道。当它们进行社交活动时,往往会与同样喜欢使用海绵的海豚形成小团体。最有趣的是,海绵似乎由从母亲传给女儿的。“1984年发现的一只雌性海豚至今仍在使用海绵,”她说道。“她已经37岁了。”
更不常见的是一种被称为“剥壳”(shelling)的行为,在这种行为中,海豚会将鱼驱赶到一个空海螺壳中。
“海豚把嘴伸进海螺壳的开口,把它带到水面上,然后开始摇晃,这样鱼基本上就会落入它那张开的嘴巴里,”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Sonja Wild说道,她在2020年领导了一项关于鲨鱼湾海豚剥壳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