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需要几十上百年即可自然降解,
而玻璃自行降解却需要200万年之久??
生物确实难以降解玻璃,
但是说它危害环境就太冤枉玻璃了!
摄影:Oded Balilty

位于以色列Yeruham镇的Phoenicia Glass Works Ltd玻璃工厂,人们将碎玻璃堆成闪着绿光的“群山”,以便集中回收。
来自以色列的美联社摄影师,同时也是《国家地理》的供稿人——Oded Balilty,他将目光锁定在了一座“山”上——甚至称其为世上最扎脚的“山”也不为过——以色列内盖夫沙漠上的玻璃工厂,碎玻璃碴堆积如山的,宛如“玻璃做的沙漠绿洲”。

如果将塑料瓶和玻璃瓶同时埋在一个地方,只要没有大规模自然灾害影响,10年后再将它们挖出来,会发现塑料瓶已有脱色、降解等现象;而玻璃瓶,除了沾满泥土之外,没有太大改观。
我们通常说的玻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在自然条件下玻璃的“降解”速度非常缓慢,一个玻璃瓶在地底完全降解可能需要上百万年——但玻璃本身不含有毒物质,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这种材料被废弃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踩到会扎脚”。

在以色列唯一的玻璃容器垃圾场里,破碎的瓶子等待着新的归宿

几年前,Balilty被派到以色列内盖夫沙漠附近的Yeruham镇,拍摄一家混凝土砖厂;而砖厂对面五颜六色、闪闪发光的碎玻璃反而吸引了他的眼球——


鸟儿在碎玻璃上飞翔,所有玻璃按颜色分类,稍后将被回收利用
玻璃厂除了容易扎脚,没有什么危险;只有美丽的玻璃在太阳下熠熠生辉。这里负责为以色列所有大型饮料公司制造瓶子,日产量超过100万只,其中约30万是瑕疵品,集中回收后可“回炉重造”——
玻璃虽然几乎无法降解,但经过高温煅烧,还能重新制成新的玻璃;塑料就不同了,它既难以降解,也不能燃烧(有毒)。

玻璃虽然无法被“降解”,但它其实可以被无限回收再利用
玻璃制品不仅美观,并且在回收玻璃再生产过程中,每使用6吨碎玻璃,玻璃制造商就可以减少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大部分欧洲国家,
废玻璃的回收再利用率是90%左右;
而美国每年处理大约1000万吨玻璃,
只有大约33%会被回收利用。
对于100%可回收、可无限循环使用,并且不会降低纯度或质量的玻璃来说,这个数据值得更高一些。

一名工人从小山一样的碎玻璃中捡出不能用的塑料瓶
摄影:ODED BALILTY, AP

Balilty说:“这里看上去就像沙丘一样,因为玻璃实际上就是用沙子做成的,但风却吹不动它们。”
本图来源:odedbalilty.com
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微生物会对玻璃感兴趣,但大自然自有“分解妙招”——那就是风化和侵蚀,尽管这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相较而言,水的冲击显然比风化要快得多,比如,去海边会看到的“绿宝石”,其实是被海浪磨平棱角的啤酒瓶碎片。



(本图来源:odedbalil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