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讲解数据时,为了让孩子们更能理解大数据的概念,《流动的数据》这本通过由浅入深的方法,先从身边的现象入手,拉近孩子们与数据的距离:
通过身边的在线支付、天气预报、行程记录产生的数据为例,展示数据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c4d9197ed3660313.jpg)
同时也会通过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具象的事物,比如字体、视频、照片等来展现数据具体形式。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6fb5212317dd2d43.jpg)
3、从计算机原理出发,近200多个知识点,从教科书到生活常识,应有尽有
这套书中除了严谨的知识框架外,书里出现的所有知识点,都是经过了精心的选择和整合。
它会向孩子讲芯片结构、数据传输、流程图、互联网模式等基本原理,也会跟孩子们聊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尖端技术。
基本概念和应用: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b9d29bc764a8bd67.jpg)
生活中常见的相关概念: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c1005d26dcdc0a7c.jpg)
从基础到尖端,从常见到热门,从教科书到生活常识,全书囊括了近200个知识点,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4e794b66b82ee3cb.jpg)
此外,也会紧贴教材,比如孩子们进入中学马上接触的大数据,在这套书的第三册《流动的数据》中会向孩子们全面讲解什么是大数据。下面这张图是我找到的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本里面的目录页。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913b36db48c3ea2f.jpg)
三、漫画超赞,简单易懂,讲解透彻
1、漫画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
(1)虚拟漫画人设带领读者了解计算机,拉近与小读者的距离。
为了更加形象的讲述这一个个漫画故事,这套书设计了很多虚拟的漫画人物,每个故事里都有自己特定的主人公:
芯片超人——小芯、代表二进制0和1的数字人小特、机器人形象的算法、程序拟人的程先生、代表bug的巴哥虫……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f7c1b0abd1823c0c.jpg)
他们将在这套书里依次出场,把所有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像讲故事一样给孩子们娓娓道来。
第一页都是以“大家好,我是……”打招呼的方式开始,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第一时间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像探险一样阅读计算机科学知识。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2d9f4acae24f5be7.jpg)
为了系统完整地阐述知识点,设计师还加入了很多的辅助性角色,比如拟人的晶体管、软件、编程语言等等。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993297d275e1246a.jpg)
总之这些专为孩子们设计的有趣的表达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学科知识的“重”和“难”。把理解的“门槛”拆掉,相信孩子们能通过这套书真切地感受到计算机的有趣之处。
(2)情节化讲解
为摆脱直接的说教,便于孩子“吸收”知识的营养,这套书颠覆了传统说教式的科普方式,采用孩子们喜爱的漫画式表达风格,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漫画故事,八册图书也就意味着在这套书里将会有八个故事呈现在孩子的眼前。
比如我们常规理解的算法就是加减乘除。但在计算机里,算法是对计算机上执行的计算过程的具体描述。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5cee9a34134ed51b.jpg)
而在《这就是计算机》中,算法就是生活中电梯运行时处理不同的楼层、网约车软件给司机分派订单的过程。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3f4b07c346a21de7.jpg)
这样直观而场景化的表达,在理解算法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它计算机强大的功能。
同时,很多艰涩难懂的专业概念,也没有用比如CPU、GPU、RAM/ROM等来表示,而是采用场景类比的办法。
比如,“硬件相当于演出中乐团里的乐器,而软件则相当于指挥硬件运行的乐手,只有软件和硬件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精彩的演出,才能使计算机完成各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