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鲁迅先生的“购物车”,
人家每天都都在过“11·11”!
如果鲁迅晒出自己的“剁手”清单,
便会发现,咱们顶多只算“擦伤”。
作为资深“尾款人”,鲁迅要是穿越到今天,估计也逃不脱“双十一”的诱惑,毕竟他的爱好和研究范围太广泛,文学、艺术、科学、历史、地理无不涉猎;同时生活要有仪式感,情趣审美少不了。交友广,消息灵通,好东西总会找上门来;加上银子不薄,看到好物自然买买买。虽说当年没有网购,但从国内到国外,他最爱逛旧书场、古玩店,痴迷起来,腹泻便血都拦不住“剁手”冲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鲁迅先生的“购物车”——几个博物馆也放不下啊。
撰文:一白
摄影:任超
供图:北京鲁迅博物馆
鲁迅在北京西三条住所书房内的书桌,小小一方天地能看出先生俭朴的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与情感:桌上的黑白照片为被梁思成先生誉为“艺臻极品”的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内的倒坐自在观音像,鲁迅先生称她为“东方美神”;上方是藤野先生的照片和司徒乔的炭笔画《五个警察和一个O》。
鲁迅的收藏涉猎极为广泛,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自然科学等等,类别繁杂。大致可分为金石拓片、古籍图书、木刻版画、陶俑造像、古币等几大类,也有瓷器、铜镜、信笺等杂项,折射出他独特的品位和审美取向。和一般收藏家不同,他的收藏多是为学术研究的实用性,而非为日后升值买卖的功利,或单单鉴赏把玩的趣味。纵观鲁迅之收藏,可以体味出他试图重新构筑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找到新文化方向的殷殷之心。
金石拓片
鲁迅对此类收藏倾注心力大半,所集令人叹为观止。他生前共搜购历代拓本5100余种、6000余张,其中鲁迅尤爱汉画像石与六朝石刻,认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唐人线画,流动如生”,曾整理成目录,数次计划出版汉画像集,终未如愿。他对汉代画像的研究,不囿于前人只重汉碑文字,更重其艺术价值,不止步于考古,更致力于传世。
南朝砖砚 21.5cm×17cm×8cm
这是一方以南朝古砖制成砚台,配有紫檀木盖托,砖的一侧有文字“大同十一年”,即南朝梁武帝时期,公元545年,两侧有花纹。这方砚台出自是浙江嵊县,是他的学生商契衡于1918年所赠,曾经放在鲁迅西三条住所书房的书桌上,现在收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在1918年7月14日的日记中记:“拓大同砖二分(份)。”后来他将该砖拓片收进《俟堂专文杂集》中。
汉 君子砖 32cm×22cm×6cm
这块“君子砖”曾经放在鲁迅旧居南屋的会客室内,一角有缺损,砖上刻有“君子”二字,“君”字上面有一横,是汉代一种特别写法。该砖为汉景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修建“君子馆”所用,又称“君子馆砖”。鲁迅在1924年9月10日通过友人齐寿山得见此砖,后在9月29日,终“以六元买君子專成”,置于会客室几案,友朋共赏之。《俟堂专文杂集》列有“君子馆專”一项。
翟煞鬼造像石 17.5cm×23.5cm×9cm
鲁迅1918年4月14日购于北京琉璃厂德古斋,日记载:“午后往留黎厂,以重出拓片就德古斋易他本,作券廿,先取残画象一枚,作券四元。又买北齐翟煞鬼墓记石一方,券廿,云是福山王氏旧物,后归浭阳端氏,今复散出也。”这一年,《狂人日记》发表。
晋代爨(cuàn)宝子碑拓片 165cm×68.9cm
汉代莱子侯封田刻石拓片 37cm×64cm
汉代孝堂山石祠东壁画像石拓片 133.5cm×20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