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东京时,他常常整晚不睡地阅读与翻译东欧文学,流连逡巡于旧书摊是唯一的休息方式。某日,他被一本旧文学杂志介绍的荷兰童话《小约翰》的浪漫意境深深吸引,立即委托丸善书店向德国定购该书。20年后,他亲自翻译这本令他终生难忘的童话。
版画
鲁迅的收藏涵盖古今中外各类艺术品,显示了广阔的艺术视野和独特的审美趣味。他从中国当时国情出发,认定版画“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而“绍介欧美的新作”和“复印中国的古刻”如同是中国新兴木刻的“羽翼”。于是耗巨资、倾心血大量搜集、购买外国版画书刊、画集和名作的原拓,他最欣赏德国著名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赞其“深广的慈母之爱”;他还特别喜欢日本浮世绘,尤其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人的作品。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也是在鲁迅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并影响至今。
珂勒惠支作品 《面包》
第二代歌川广重作品 《东都名所龟户天满宫境内》
歌川广重 蓝的暮色
葛饰北斋 《富嶽三十六种景之东都浅草本愿寺》
苏联版画集 《引玉集》,鲁迅编选
1933年,鲁迅与郑振铎合作辑选刻印《北平笺谱》,集北京琉璃厂荣宝斋、淳菁阁、松华斋、静文斋、懿文斋、清秘阁、成兴斋、宝晋斋、松古斋、荣禄堂十家斋馆笺纸藏版,精选其中三百三十余幅古今名人画笺,包括博古笺、花卉笺、古钱笺、罗汉笺、人物笺、山水笺、花果笺、动物笺、月令笺、指画笺、古佛笺、儿童画笺等笺纸样张。瓷青纸书衣,线装,六册一函。树立了中国近代木刻史上的一座丰碑。
1936年10月8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木刻流动展览会,鲁迅和青年木刻艺术家林夫、曹白、白危、陈烟桥等人交谈甚欢。
鲁迅的藏品中,还涉及古钱币、铜镜、古玉、铜佛造像、明清青花瓷碗、弩机等多项,或古朴,或精巧,不胜枚举。
血玉环
砚台
青花大碗
琮,新石器时期
陶哨,宋
铜佛像
陶佛像
陶螃蟹
好在全中国范围内,有多家鲁迅纪念馆和博物馆。蒙鲁迅先生与其家人和后人的宽阔胸怀,将其多年收藏的文物古籍分别捐献给国家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惠泽大众,普及后世,其中以北京鲁迅博物馆所藏最为丰富,该馆收藏鲁迅及同时代人的相关文物四万余件(套),包括手稿、藏书、书画、拓片等等。就在上个月,博物馆为纪念鲁迅先生诞生140周年,全新布展重新开放,大家可以一起去看鲁迅更多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