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rmes是一只著名的雄性狞猫,它已经非常习惯与人共处。摄影:JAY CABOZ
撰文:HEATHER RICHARDSON
温暖的10月傍晚,一只狞猫坐在我们面前的小路上,看着三个徒步者气喘吁吁地爬上低矮的山坡,一脸平静。
开普敦的街灯在下方闪烁,旁边耸立着桌山(Table Mountain)陡峭的岩壁。我们站着不动,希望它能主动撤退。然而,它径直从我们身边小跑过去,移到低处的头灯发出一束光,照亮了它橙色的皮毛、浅色的圆眼睛,还有独特的尖尖的大耳朵,上面是长长的黑色簇毛。这只长腿狞猫停了下来,回头看了我们一眼,然后消失在灌木丛中。
很快,我们就知道它是Hermes——一只习惯了人类存在的狞猫,在南非首都开普敦的桌山国家公园,在2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徒步者和野外跑手经常看到它的身影。Hermes大约四五岁,是开普敦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志动物。这座海滨城市位于开普半岛,人口从1970年的110万增至今天的470万。城市中央有一座山,那里生活着大量城市野生动物,从狒狒到蛇再到企鹅。·
狞猫是一种害羞的夜行动物,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多个地区,并没有灭绝的风险。而关于开普敦的狞猫,值得注意的则是:20世纪初,开普半岛上的豹子被猎杀殆尽后,它们成了当地的顶级捕食者。狞猫原产于开普半岛,最近才有记录显示它们冒险进入了更多城市区域,可能是被露沼鼠(Otomys irroratus)、珠鸡等易于捕捉的猎物所吸引,开普敦大学的研究员Gabriella Leighton说,她最近领导了一项关于狞猫行为的研究。科学家估计,开普半岛上狞猫的数量一般维持在60只左右。
“它们是机会主义捕食者,只会拿走最容易得到的东西,”Leighton说。

Hermes在巡视桌山国家公园。摄影:HILTON DAVIES
这种身高约45厘米的猫科动物渐渐适应了人类的存在,从人来人往的徒步路线,到克斯腾伯斯植物园,再到日落时很受欢迎的克利夫顿海滩,人们在城市的自然区域总会发现它们的身影。
很多狞猫,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桌山(我遇见Hermes的地方)北部更发达地区的,喜欢在城市边缘狩猎,包括郊区、道路和葡萄园。然而这是有风险的,因为这些地区对动物构成了威胁,尤其是被车撞——这也是开普敦狞猫的主要死因。狞猫还面临着其他压力:毒杀、被狗袭击和陷阱诱捕,不过程度要轻些,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潘瑟拉(Panthera)的野生生物学家Laurel Serieys说。2014年,她创立了开普敦大学的城市狞猫项目(Urban Caracal Project)。由于城市发展的限制,狞猫缺乏基因多样性,未来城市生活图景堪忧,她说。
虽然如此,狞猫“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适应人类活动,”Serieys说,比如调整自己的行为,避免被繁忙地区的人看到。“这简直就是一个惊喜。”
研究还显示,来自开普半岛欠发达的南部地区的狞猫往往会避开城市边缘,说明在不同环境中,它们的行为会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