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损坏影院银幕”后续来了:为啥“熊孩子”那么爱毁东西呢?
我们总说“无知者无畏”,如果孩子不知对错、不懂规则,走出家门的他们又怎么可能不闯祸呢?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绝不会成为一个懂规矩、明事理的人。而他的孩子,自然也会效仿……于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不少家长也很无奈:“孩子不听话,给他讲道理、打骂,都没什么效果!”
小编觉得,这是因为孩子没有真正了解到,这次犯错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
当孩子犯错时,很多家长要么数落、讲道理,脾气爆的可能还会拉过孩子揍一顿。
但相较于所犯的错误,孩子记得最深的,却是惩罚的内容——爸妈骂了我什么,或者用什么打了我。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提出过一个“自然惩罚法则”:
当孩子出现过失或犯错时,父母不给予孩子过多的批评,而是让他们自己承受做错事所带来的后果。
孩子在承受后果的过程中感到不愉快,那么以后他就会自觉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
同事小马的儿子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她儿子正在上小学,早上总爱赖床,为了不让儿子迟到,小马天天早上连吼带拽的,气得要死。
后来小马干脆给他买了个闹钟,就不管他了。结果可想而知——小家伙接连好几次因为迟到,被老师当众批评、罚站。
为了自己的面子,小马的儿子也不敢迟到了。每天闹钟一响,赶紧起床洗漱,别提多自觉了……
“吃一堑,长一智”,让孩子亲自品尝犯错所带来的苦果,这远比一顿打骂更能让他刻骨铭心。
小编曾经看过的一个新闻,事件中这位妈妈的做法,或许能为家长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反思——
8岁的小男孩因为调皮捣蛋,搞坏了学校不少班牌,被老师找到家长,要求赔偿。
孩子的妈妈并没有直接给钱,而是告诉男孩:家里没钱,想要钱自己赚去!没有办法,小男孩只得冒着严寒,沿街翻找一个又一个垃圾桶……
妈妈希望用这种方法让孩子知道,破坏公物是错误的,并且需要自己来承担一切后果。
当被问到以后还会不会搞破坏时,男孩一个劲儿的摇头:“以后我再也不破坏东西了!捡垃圾太累了!腿很酸还要一直捡,捡了一大包垃圾妈妈还说不够……”
你看,这样的“体罚”是不是比讲道理或者打一顿更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