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父母该不该为了孩子放弃工作#的话题就被网友们刷上了热搜。
有人觉得“应该趁着孩子小时候,给予充足的陪伴”;有人却纠结“如果放弃了工作,该拿什么来养娃”?
但更多的人却认为:不管放不放弃工作,都是父母自己的选择,不该将“罪名”归到孩子头上。
从留言中不难看出,表面上大家在讨论该不该“放弃工作”,可实际上我们讨论的重点是“要不要把孩子当做家庭的‘中心’和‘No.1’”。
对此,向佐表示自己“不会一味地满足女儿的所有要求”,直言:“所有人都宠着她,是不可以的!”

把孩子作为生活重心,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现象——
除了上班,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孩子的生活、学习上;
我们的朋友圈和手机相册中,都记录下了孩子的影像和生活点滴;
而我们的称呼,也从“陈先生”“刘女士”,变成了“潇潇爸爸”“晨晨妈妈”……
总之“孩子至上”,一大家子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在为孩子“服务”。
理由很简单:既然你生了孩子,就要对他负责,不管什么事都要为其“让路”。
但家长的这种认知,恰恰是走进了一个误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了重大“隐患”——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长期占据高位,会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产生错误认知:他才是“一家之主”,父母及其他成员都要“服从”于他。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会大幅度减弱。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孩子根本不会将父母的话放在心上,还会出现反抗的举动,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教育效果了。
由于长期被家人关注、溺爱,孩子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之后,性格会变得自私、冷漠、跋扈,不懂得为他人着想。
当有人忤逆他们的意愿时,孩子往往就会表现出脾气暴躁、敏感脆弱等性格问题,直接影响其正常的社交、学习和工作。
在家庭中,孩子地位越高,父母地位越低。这样不仅无法进行正常的家庭教育,还会直接影响孩子成年后对待父母的态度。

虽然很多爸妈都声称“将孩子放在第一位”,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综艺《我家那闺女》中有一期节目,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否定的答案……
节目中,papi酱为自己的家人进行了排序: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结果此话一出,就引起了在场嘉宾的激烈争论。尤其是代表家长一方的几位爸爸,更是连连反对:怎么可以自己第一呢?
他们坚定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孩子第一,父母第二,这是“毫无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