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很小。
有两个学生是以相同的成绩进入初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后,A同学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而B同学只是在试卷上写了答案。后来一次考试,出现类似题目,A答对了,B还是错了。
建议
1、一定要为孩子准备错题本,让理清解题思路并记录到错题本中。
2、大量的调查证明:优秀学生之所以能保持好成绩,关键是因为把知识点真正的弄懂了,而且消化成自己的知识。
05
就辅导资料的数量而言,中等生最多,优等生不上不下。
成绩好的学生虽然买的辅导资料不多,但是每一本都做完了,而且书上用各种颜色的笔写的满满的。标出重点和疑难点,尤其是学校发的辅导书,做的尤其认真。
反观那些买了很多辅导书的同学,其实很多都空着,每一本只做了一部分,而且因题量太大,很多题目都只写了答案。
建议
1、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尖子生可找一套有一定难度的参考书,比如奥数资料,开拓一下解题思维;中等生合适难度不大,但包含了详细例题分析和解题过程的参考书;学习困难生应该紧跟老师的步伐,先吃透课本内容。
2、多听老师的经验,购买正规出版社的辅导书。
3、做题最终的是要学会总结,对题型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06
下课帮别人辅导作业的都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每次下课去班级里,经常会发现有学生在帮同学解题,而这些学生往往成绩不错。
建议
1、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可以让孩子把每天所学内容大致的讲一遍,这样可以帮孩子理清知识体系,也加深印象,一般能讲清楚,就表明孩子已经理解透彻了。
2、为孩子建立学习角,鼓励孩子邀请同学们来家里学习,组成互帮互助小分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样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写在后面
学习的比拼,深入来讲就是学生学习习惯的比拼。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不管身处哪种学习环境,都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所以要学会随时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不能急于求成,让学生知道今天的他超越了昨天,每天多做一点,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