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志愿填报指导、提前查分、内部指标……这些骗局你一定要擦亮眼

常驻编辑 婴幼儿 2022-12-05 志愿   指标   补助金   教育部   不法分子   教育部门   钱财   骗局   考生   虚假   工作人员   家长   高校   链接   机构   信息

16日,教育部在官网发布预警指出,近期,陆续有考生和家长反映,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通过互联网、电话、面询等方式,向考生和家长开展高校志愿填报指导活动并收取高额服务费,存在政策不准、信息不实、误导甚至诈骗等问题。p2o拜客生活常识网

教育部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切勿轻信所谓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p2o拜客生活常识网

各地教育部门、考试机构和高校将组织开展“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专项行动,为广大考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指导服务。p2o拜客生活常识网


p2o拜客生活常识网

p2o拜客生活常识网

警惕常见的5种中高考诈骗手段p2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是不要点开鼓吹“提前查分”的链接。中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知道成绩的心理,通过家长群、考试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2020年高考结束后,安徽省有考生点击链接,按要求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转账1000元后发现被骗,还泄露个人信息。p2o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是不要相信所谓“内部指标”。中高考招录期间,不法分子假冒招生办工作人员或高校领导的熟人,声称可以买到“内部指标”,利用家长“花钱买指标”的心理骗取钱财。p2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是中高考“补助金”小心有诈。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p2o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是志愿填报指导莫轻信。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或网站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p2o拜客生活常识网

五是“录取通知”验真伪。不法分子向考生和家长发布虚假录取信息,诱导其将学杂费、录取费等打入指定银行账户。警方介绍,以录取为名提前收取保证金、占位费等费用的都是诈骗。p2o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为什么填志愿(为什么要填那么多志愿)
  • 相当于负重登顶上海中心大厦29次 中国红十字(上海)防疫
  • 马术赛场上的志愿面孔:背对精彩比赛 面向观众微笑
  • 2021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库征集成果出炉
  • 街道9300余人次志愿值守卡口 为疫情期间社会治理贡献
  • 夸克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可靠吗
  • 教育部发布志愿填报预警 谨防上当受骗!!!
  • “北京视听零距离”新视听公共服务志愿行动启动仪式举
  • 志愿文学
  • 热情!省中运会武术赛场上的仁化“志愿红”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