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红会有一代红会的责任和担当。昨天,我们的先辈在战场上救人;今天,我们正处于疫情之中!唯一不变的是‘保护生命健康’的人道主义使命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2022年5月8日是第75个“五·八”世界红十字日。早上起床,中国红十字会(上海)防疫消杀志愿服务队队员钱清在微信工作群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核酸检测结束后,他和队友们穿上防护服,背上消毒器械,前往徐汇区渐康街道紫薇园社区开展当天的消毒服务。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疫情防控成果,尽快实现全市社会面动态清朗,上海近日启动“十大攻坚行动”,清洗消毒行动是其中重要一环。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上海市红十字会的指示,自4月24日起,中国红十字会(上海)防疫消毒志愿服务队先后奔赴浦东新区周浦镇、渐康街道、徐汇区等地,持续开展防疫消毒行动。这支队伍由14人组成,包括红十字会专职工作人员和来自社会各界的红十字志愿者。虽然有一定的救灾或大型活动服务保障经验,但还是觉得和以往的救援任务不同,防疫消毒工作有“不一样”的艰辛。
队员们每天都会携带40多公斤的消毒设备,对小区楼道、垃圾桶、电梯轿厢、门把手等重点部位和区域逐层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无死角、全覆盖。
在“医用防护服+双层手套+脚套+头套+面屏”的二级防护标准的“大白”下,有闷热的体感,已经湿透的衣服,浸湿的雪白手脚,肩膀和后背上拉出的一系列痕迹。很多居民楼没有电梯。队员们需要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背着40多斤的消毒设备,在楼道里爬上爬下,层层消毒。在周浦镇的“城中村”,由于环境复杂,队员们在消毒作业时经常面临防护服被钩住而暴露的风险。有时候遇到日照严重的楼道,要在当地居委会的要求下反复杀。尤其是大热天,对体力和毅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面对这些困难,队员们并不在乎:“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这点辛苦不算什么。何况我们已经是‘技术工人’了!”为了给自己打气,队员任思璇在衣服上写下了“樊虎哥哥”,希望隔空“召唤”演员休[/k0/],为家乡上海加油!截止5月7日,上海队的杀伤面积已经超过255万平方米,其中涉及杨的建筑超过600栋。“每天都要爬几十层楼,相当于爬到上海中心大厦楼顶27次。”副队长单明华说。
和很多疫情防控志愿者一样,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不得不告别父母妻儿,吃盒饭睡行军床,坚守在抗疫第一线。高波队长家住徐汇。4月30日,他们搬到徐汇区渐康街宣传消毒的第一天,正好是儿子八个月的生日。虽然离家近,但责任重,他还是选择坚守岗位,“过家家不进”。在副队长单明华的家里,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母亲要照顾。于是,每天早上准时通过手机APP帮家里“抢饭”,成了这些上海玩家照顾家人的特殊方式。
为了更好地完成消毒任务,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中国红十字会(上海)防疫消毒志愿服务队的6名党员还申请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书记高波说:“现在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决战阶段。我们要发扬不畏艰难连续作战的精神,努力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多做贡献。”
据悉,自4月19日起,中国红十字会系统组织上海、浙江、山东、四川、重庆等地共101名成员组成中国红十字防疫消毒志愿服务队,分别在浦东、徐汇、闵行、宝山等地开展防疫消毒工作。截至5月6日,共出动队员988人,总消杀面积已超过1921万平方米,其中涉及杨的建筑物4472栋。
作者:刘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