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填报志愿的重要性,不必再说了。
从“福建高考”公众号的粉丝里出现越来越多高一高二的学生和家长,足以表明,填报志愿不再是高考后三五天的事情,而是一个需要时间来了解自己和了解院校、专业、及高考政策的长期过程。
在填报志愿上,家长和考生经常容易出现分歧。
为什么呢?因为二者考虑的出发点不同,考生更喜欢从个人兴趣爱好角度出发;而家长更喜欢从专业未来的就业角度出发。
该听谁的呢?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好多的家长都会有误区:
1、道听途说:隔壁老王家他们家孩子去学土木工程,那么将来就业前景不错。
2、网上搜索:搜看专业的排名以及某些专业的就业率。
3、家长的职业:因为自己是做什么的,家长就希望孩子去从事什么样的专业,将来希望能够自承父业。
其实学生选择专业也有误区:
1、喜欢的老师。
2、喜欢的学长。
3、受影视文学作品影响。
4、看同学的选择等等。
如果父母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对大学教育十分了解,或者对他推荐给子女去读的专业非常熟悉或是在这行业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提供给孩子,那么父母的在选专业方面的建议是不可忽视的。
在应试环境下,大量高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很少从事家务劳动,也不怎么接触社会。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到过工厂,没近距离观察过制造业,也不了解商业运行模式。这种时候是需要家长理性的指导的。
但是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孩子兴趣依然是放在首位的。
有句话这么说“你比我更了解人生,可是我比你更了解我自己。”
关于性格、兴趣、特长,其实自己是最清楚的。
但是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时,要清楚地考虑这个兴趣能够保持多久,能意识到选专业这个可能会决定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充分了解自己喜欢的专业,包括专业实力、专业课程、就业趋势,并且能够像成年人一样对自己的决定负责。那家长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高考志愿上有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