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环之下,连明星自己也习惯了其“扭转乾坤”的假象,从而更加有恃无恐。但这一次他们忘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明星的光环不是、也不可能是豁免权。
02
渗入生活的扭曲“饭圈”思维
明星给人的这种“高高在上”感觉,其实也是被营造出来的。
曾经,明星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作品与实力。但是在流量时代,明星可以很快被制造出来,评价一个明星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再是实力,而是热度与话题度。
不同于过去,一个艺人从不红到红,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多重考验才可以最终赢得观众;而如今,造星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运行速度极其之快的完整链条:发掘容貌上乘的艺人——在资本的推动下炒作——获得流量、组织“饭圈”——为其打造可以露脸的作品——抬高咖位,快速变现。每个环节,缺一不可,换言之,只要掌握着资本和粉丝,明星便拥有了立足的“根基”。
所以,谁最希望明星可以“高高在上”,如同一个高不可攀的太阳一样挂在高处被人敬仰呢?是资本,是“饭圈”粉丝。
对于“饭圈”粉丝来说,他们以参与对明星的造“神”计划为荣,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在整个庞杂的造星体系中,扮演了不可获缺的角色,这也是很多人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在“饭圈”里,狂热的粉丝们将自己的生活重心、人生规划、时间精力与金钱投入全部依托在偶像身上,他们有组织、有分工,甚至可以彻夜不眠地为爱豆打投、刷数据。他们所做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偶像可以走在更高的位置上、拥有更大的明星光环、显得更加高贵完美。在他们眼中,明星就是高不可攀的“神”。
而对于资本来说,打造出一个流量明星意味着可以对粉丝及观众进行快速收割,这也是资本打造明星的天然目的——获得更大的收益。

流量意味着对有限的注意力市场争夺的胜利,在资本的助推下,粉丝们心甘情愿为爱豆“卖命”,极尽所能地“保护”爱豆。流量争夺胜利的结果,就是当一打开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媒介时,映入眼帘的都是某个流量明星的一颦一蹙和一举一动,这时人们会天然地觉得他高不可攀,普通人与这个被包装地完美的人物之间,有着极其遥远的社会距离。
获得媒介赋权过后,这种“高人一等”感得到强化,反过来又会降低粉丝们的地位,让粉丝们心甘情愿地继续依附于这个完美的“神”。
随着被吸纳人群的日趋庞大,这种把明星供上“神”位的观念就不仅仅局限于“饭圈”之内了。它与庞大数量的粉丝一起,成为了继续造势的要素,让这种畸形的价值观逐渐渗入在人们的生活中。
马薇薇曾在2016年吴亦凡经历被爆料的风波后,发文称明星与粉丝发生关系是“粉丝福利”、是明星的“亲民之举”;知名编剧六六曾在2016年发表微博称吴亦凡“陪完睡还要被背叛”,说“女的也是贱,明明是炮 友,还想睡出个青史留名”,也认为与吴亦凡发生关系对于粉丝来说是福利。甚至时至今日,一些吴亦凡的粉丝依然不愿接受现实,“舍不得”吴亦凡受到惩罚。他们的观念,正是扭曲的明星观的缩影。

(马薇薇言论,其微博目前已被封号)
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吴亦凡事件还会有新的后续。但随着吴亦凡的刑拘及其社交媒体账号被各大平台封禁,事情的发展和结果似乎已成定局。
如果一个明星成名后不再是一个真实且有着基本道德准则的人,那么这种仅靠流量堆砌起来的光环,无疑是海市蜃楼。正所谓“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随着他的刑拘,这种建立在虚假泡影上的梦幻假象,也是时候可以被戳破了。明星“高人一等”的假象,该随着吴亦凡“时代”的落幕而一同消散了。
被制造出的“神”现了原形,人们要以何种正确的姿态来看待明星着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些曾经将自我价值与力量完全依附于明星身上的粉丝,也该清醒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