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函数的一些特点。在考虑精神收益和有无来世等因素后,新的消费函数应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同消费物质产品一样,人们对精神产品的消费也遵循一定的边际消费效用递减法则。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连续的精神褒奖会使人逐渐对这种奖励产生一种心理厌倦情绪,这时人们会更看重物质奖励。一般而言,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对人产生的刺激效用都会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但笔者认为,人们消费精神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性可能要弱于消费物质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性。关于这一结论,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
第二,人们在选择消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时,二者存在替代现象。产生替代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产品的稀缺性,其次是边际消费效用递减规律。对物质产品而言,稀缺性是不言而喻的。对精神产品而言,稀缺性命题也是成立的。从绝对消费的意义看,也许精神产品不存在稀缺性,但精神产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消费的相对性,即人对精神产品的消费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对比较而体现的,比如社会地位、社会荣誉等。有相对性就有稀缺性,所以,精神产品本质上也具有稀缺性。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看,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替代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在贫穷的状态下,会更倾向于以消费精神产品的损失换取消费物质产品的收益。“人穷志短”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物质收益的边际效用相对较高,而精神收益的边际效用相对较少;所以这时人们会倾向于以小的物质收益替代较大的精神损失。但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物质产品带给人的效用就会减少,消费精神产品的效用就会相对较大,这时人们将会更看重精神产品的消费。人们常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誉”,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再如有些人有了钱之后,会更倾向于做一些社会公益事业,这实质体现的是用精神产品的消费替代物质产品的消费。另外有这样一种情况,虽然有些人非常偏好消费精神产品所产生的效用,但当物质收益巨大时,物质产品带来的效用就会大于精神产品所产生的效用,这时他就会选择用物质产品替代精神产品。有些腐败分子就是这样。当然,如果没有稀缺性,也就不存在替代成本,这时,人们不管是消费物质产品,还是消费精神产品,都会追求“多多益善”。另外,“人穷志短”是一种社会现象,但同时“人穷”并非一定会出现“志短”现象,这也是客观存在是一种事实。一般有这样一种情况,人们为了追求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必然会尽可能多地消费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存在着不同的供给水平和供给难度,这种不同的供给水平和供给难度决定了人们对其消费的成本大小和难易程度。当“人穷”时,虽然消费物质产品带来的边际效用高,消费精神产品带来的边际效用相对较小,但很可能这时“人穷”者要增加消费物质产品数量的难度很大,这时,就有可能出现“人穷”未必“志短”,即“人穷”者转而通过增加消费容易得到的精神产品来增加自己的效用总水平。同样,当一个人很容易增加物质产品的消费量,但精神食粮供给相对贫乏时,这时,他会进一步通过增加物质产品的消费量来增加他的总效用水平。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人穷”不“志短”与“为富不仁”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与一个社会的总体制度和总体环境有关。
第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对消费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这里有一个“库兹涅茨反论”。库兹涅茨研究发现,在长期消费函数中,消费为收入的一个固定比率,平均消费倾向并不是呈递减的趋势,而是相当稳定。而凯恩斯认为,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的上升而下降。这便是著名的“库兹涅茨反论”。笔者认为,产生“库兹涅茨反论”的根源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根据一般推理,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所以应当有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但问题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在短期和长期对消费函数的影响是不同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短期内对消费函数有较大作用。一是替代成本较大。个人在短期内要不断实现不同消费产品之间的消费替代,一般会产生较大的替代成本,这对一般收入群体而言,会是一个较大的负担。二是偏好相对稳定。个人的消费偏好固定不变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一个前提条件。在短期内,一个人的消费偏好一般变化不大,具有相对稳定性。三是产品的种类和品种相对稳定。在短期内,产品的种类和品种相对变化不大,从而限制了消费者在不同消费产品之间进行消费替代的可能性,强化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四是从实证研究看,为什么截面数据得到的结论会较好符合凯恩斯短期消费函数的特征,这里与截面数据具有明显的短期时间特征是不无关系的。但在长期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消费函数影响不大。一是在长期内,消费者可对不同消费产品实现有效替代。二是在长期内,人们的消费偏好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产生较大变化。在长期内,一个人的生理条件、职业、社会环境、居住的自然环境等总会有所变化。不同的生存条件,必然会为人们提供不同的消费选择菜单。人们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适应和改变的过程,在这种人与生存条件的互动关系中,人自身的消费偏好结构必然会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三是随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商品的精神收益会更为注重。四是在长期内,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消费选择的商品种类和品种会越来越丰富,产品更新也会越来越快,这客观增大了不同消费产品之间替代的可能性,减弱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消费函数的影响。五是从实证研究看,在长期时间序列的分析中,得到的是具有稳定平均消费倾向的消费函数形式,亦即没有截距项的线性消费函数,这也说明在长期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消费函数的影响是有限的。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库兹涅茨反论”,根源就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对消费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在短期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消费函数有较大作用,但在长期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消费函数的影响是有限的,所以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一般会呈不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