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面向社会重奖公开征集核酸快速检测技术
宋 圭 武

从世界疫情发展态势看,各国应对疫情的任务很可能将是长期的,至少一两年内疫情似乎难以结束。如何有效应对疫情,考虑成本和收益因素,除加强预防和治疗外,还应大大提高核酸检测速度。
从目前一些疫情预防情况看,提高核酸检测速度应是一个预防突破口。一些核酸检测时间的空挡,比如48小时有效期或24小时有效期,很可能也成为新冠病毒传播的空挡,并最终可能导致疫情失去控制,或导致产生极大疫情控制成本。
提高核酸检测速度,目标应是将核酸检测速度提高到跟酒驾检测速度一样,能即时知道结果最好,或至少半小时内能知晓结果也好。总之,是时间越短越好。
为此,建议有关部门面向全社会公开重奖征集核酸快速检测技术。奖金额可定为2千万或5千万甚至一个亿人民币。其中若发明的核酸快速检测技术,检测时间越短,奖金额将越大。若检测速度能跟量体温一样即时知晓结果,奖金额也可以考虑定到一个亿人民币以上。
智慧在民间,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顽敌,应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攻坚克难,包括调动全社会的智慧。
若真能产生核酸快速检测技术,其社会总收益肯定会大大超过奖金额5千万或一个亿人民币。一个亿人民币,平均到十几亿人头上,相当于一个人多支出货币不到一毛钱,成本微乎其微。但有了核酸快速检测技术,十几亿人每个人的收益,肯定会大大超过一毛钱,而且整个社会的预防成本和治疗成本会大大降低。
在面向社会公开重奖征集的同时,有关部门也要有计划组织力量,重点研究公关核酸快速检测技术。
目前,有关部门应将提高核酸检测速度作为一个防疫重点任务来抓。
宋圭武,二级教授,甘肃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