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有时候就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和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要点。没有宏观、经验和敏锐的战略性眼光与抓住问题主要核心实质的能力,纵然学得再多技巧,运用再多的“手筋”,也只能是一局平淡低水平的庸棋。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道理和境界。不少人再与人辩论和斗争时候,往往可以表现出华彩流溢,晓古通今,旁征博引,妙巧生花、畅如流水的特点水平……甚至自己不无为之得意与骄傲。
可反观一下他们站的角度,却往往是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观察看待问题本质的水准上和为着那一些多最“原始、幼稚”的问题在争鸣着。我们周围是否会经常出现过呢?
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浮躁好战,话多。因为不能冷静凡事都要斗辩显出其浮躁;因为抓不住重点所以显得话多。反过来大家很容易发现现实生活中那些真正的位重者、敏思者、深度者、包括领导、大老板的人,往往更多会表现出一种平日的冷漠、寡言,甚至有时是“消失看不见阶层”的原因。
不理(应):对对方着手或者某一局部判断不清时候暂时放弃不做处理
哲学上讲:事物是处于运动和发展变化中的。
丰富成熟的人都会明白一个道理,有很多时候,一件事情是不能过早定性、须观察自身发展、等待定性的。一块棋,在复杂判断不清的时候,或者周围双方形式友邻都未确定的时候,不做处理是一件很好的成熟哲学;也有一种情况,就是已经充分看清和计算出形式变化,准备着巧妙的“手筋”等待,借此时机争取其他更重要的局域和要点。这常见于高手对初级者的对弈中。
冲动气盛的性格,是不懂得这种成熟的玄机和奥妙,任何事恨不能一下子干脆水落石出和干净了断。不少人不懂得事物必须是要经过起因--发展--壮大--消退的,根本忽略了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事情前1分钟出来,第2分钟马上就要站出来“探究”真理,发表个人的见解和感慨,可能还更多伴随着对别人的“真理”的否定。
他不明白事物有时候不需要说一句话就可以自行解决和消亡的。而他所需要的,是要靠他的解释、阐述、经验、分析,来看清楚事件实质的本领,并往往给予事物“早期”肯定的结论和定性。
有时候,一个事件,一件事情的出现发生,用不着那么浮躁,沉下气来,等等看,等等发展,等等变化,等等它自身的消退……不知而为,是无知;知道而为,那就是卖弄了。如果更是连自己都没看清楚是怎么回事,更建议你保持沉默和“不应”。
那什么时候应该去说话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呢?就是别人亲口对你说:“请你发言,或请您帮助”的时候。
段:段位
无论专业还是业余,水平高还是初级水平。围棋里存在着很严重和无形的“等级与阶级性”的。这种“等级性”所带来的不“公平”和差距与轻蔑,常反映在高手和低手之间的对奕中。5段与初段的对弈更多时候可能是让子棋先而不是“分先”的。高手平时也许根本不会与初学者对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