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最后有实例
谱系孩子说到底核心障碍最终都会落到社交这个最难教,也最没有定式的内容上。
如果是带孩子去各种机构干预过的家长就会发现,机构在运用应用行为分析理论开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干预课程中,对于提升社交能力的课程少不说,实践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均较低。
其实这也不怪机构,不是他们不知道怎么交,而是社交实在是一个需要根据每一个孩子情况进行设计和指导的课程。而能够开设小班额社交课的机构收费也都异常昂贵,仅社交课程一项的每月收费都在万元以上,真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
可是对于孩子而言,如果孩子能力暂时没有达到,我们自然必须先沉下心把孩子的认知、规则、语言这些基础能力补齐扎稳。但是如果孩子能力达到了,社交就是必须要教而且刻不容缓的,不然我们折腾了这么些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一直以来,在社交能力提升这块,我尝试了很多办法也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方法,例如:
首先,扩充孩子的游戏技能;
谱系孩子普遍玩游戏的技能简单、重复或者刻板,而普通孩子往往一个游戏会灵活的变化。因此当有些家长说你把孩子放到孩子堆里他就会了的时候,我通常只会心里默默一笑。因为只有谱系孩子的家长才能明白那种自然学习社交技能对于他们而言有多难。
而这其中游戏技能的丰富程度和灵活变化程度决定了孩子能否与其他孩子互动起来的关键,当然这需要孩子本身已经能够达到平行游戏,甚至合作游戏的能力基础上。
扩充孩子的游戏技巧,在家庭里我们就是孩子的最好的合作者,把自己当成与他同龄的孩子与他开展出丰富多彩的互动玩法,自然就会给孩子提供样板。以一个奶茶外卖的杯托为例,你就可以把它变化成电话和孩子打电话。把它说成是会说话的贝壳来一场海洋的假扮游戏,还可以模仿是妈妈用的粉底盒,与孩子来一场化妆的游戏……
其次,注重社交语言的应用
很多爸爸妈妈总还是端着家长的架子,与孩子日常的交流多是指令性的。要知道即便是我们成人的社交也是有很多社交语言的。或许孩子的社交语言并不多,但是了解和掌握合适的社交语言一定能过帮助孩子在社交中获得更多的善意回馈,则也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交意愿。
而作为家长在生活中更多的习惯与孩子采用社交语言沟通就会更好更自然的让他们习惯这样的方式:
我们可以一起玩一会吗?
你的书你的书看起来真不错,如果你看完能给我看一会就好了。
那不如我们一起看吧!
你可以陪我玩一会吗?
我很想陪你玩,不过我这会得把碗洗了,可以等我五分钟吗?
……
其实你会发现跟孩子用这样的方式相处并不难,主要是你能否愿意做到
第三点就是尽量多的带孩子见世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不一定全对,但是在帮助谱系孩子上绝对适用。很多谱系孩子做了很多的桌面训练、教具学习,但是就是很难泛化到生活中。
然而认知的泛化恰恰是提升孩子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关键,每一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的生活泛化都不同。对于能力较好的孩子在社交能力提升上有一点就是“见世面”很重要,要让孩子走出家门,去看到外面的世界,更多的感受,当他需要与人分享的时候有可说的,听别人分享的时候能过感受和体会到。
这一点很重要!
最后,我想说一个我在使用也觉得很好用的方法——社交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