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出一个能力出众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生活优先”
到一个朋友家做客,她跟我吐槽自己的孩子,学业成绩很不稳定,表现好时,考试可以全班第一名,表现不好时,可以考不及格。她说孩子的自律性差,学习必须靠盯,盯得紧,成绩就上去了。盯少了,就会放飞自我,老是开小差。
就在她吐槽的时候,我听到她跟孩子的爸爸说:“老公,原本约定让儿子今天负责扫地的,但他的作业还没做完,那不能让他来扫地了,你代他干吧。”
我问:“你家还有跟孩子约定做家务的安排啊?这点很不错。”
她继续吐槽:“他作业做得慢,回家除了做作业,别的事都无法干了。”

我说:“你知道吗,你孩子的成绩不稳定,就是因为你把孩子的学习放于优先于做家务的位置。这个是有专家研究结论支持的。”
她惊讶的问:“此话怎讲?”
我开始向她详细解释......
我国的研究结论
2015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 2 万名家长和 2 万名小学生进行了家庭教育状态的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 “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 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 3.17%,而认为 “孩子应该做些家务” 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 86.92%,两者相差悬殊。

国外的相关研究结论
以上的结论,可以进一步通过国外的相关研究引证。
2002年,明尼苏达大学发表了关于做家务对孩子成长影响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基于花费25年采集的旧金山家庭的海量数据,通过分析这些家庭的孩子在3-4岁、9-10岁和15-16岁3个年龄段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对照他们在25岁时的学习、事业与人际关系状况。
该研究最后发现:
与9-10岁甚至15-16岁才开始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相比,3-4岁就开始学习在家务劳动中发挥积极角色的孩子,他们在25岁时普遍具备更强的能力成长为一个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成年人,顺利地完成学业,在职场上获得良好的起步,拥有和谐的家庭关系与人际关系。

做家务对孩子的成长效果明显,并且是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做家务对成长产生积极作用的原因
做家务,培养了孩子的自主性及责任心,是它对孩子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要原因。因此,千万别以金钱激励方式去诱使孩子做家务,这样即使孩子做家务了,也产生不了良性影响。
我们希望孩子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目的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自立自强,过好自己的生活。但是,如果因为孩子学习忙,就什么都不用他干了,变成衣来伸手反饭来张口的生活白痴,那成绩再好,也不过成为一个“高分低能”,与学习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无论家长再怎样紧张孩子的学习,都不应该让学习优先于“生活”。采取“生活优先”原则,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生的正确道路。